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监管科技赋能跨境资金流动管理

来源:《中国外汇》2021年第11期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手段在金融监管领域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在外汇管理方面,监管科技同样大有可为。本文从宏观审慎和微观监管两个方面,探讨以监管科技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管理。

强化监管科技应用的必要性及挑战

监管科技通常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手段,开展信息采集、算法分析和网络应用(见附表),以此提升监管效率、降低监管压力,更高效地实现监管目标。

Snipaste_2021-06-08_09-41-01.png

监管能力建设要求强化监管科技

随着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持续推进,以人工为主的传统监管手段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监管科技运用正当其时。

一方面,随着跨境交易活动渐趋复杂、活跃,人工监管的难度、工作量不断增加。部分市场主体为规避监管,蓄意将跨境活动复杂化、或拉长交易链条等,来掩盖违规交易行为。例如,部分企业在境外设立多层控股架构的融资平台,然后再以外商投资企业名义将境外资金以外商直接投资名义汇入境内,频繁摆布跨境资金。对此,仅凭人工手段难以对跨境资金异常流动进行全面监测核查,亟需引入监管科技加强事中事后监测,以适应涉外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跨境资金交易体量不断增加的需要。

另一方面,在电子化单证审核渐成趋势的环境下,跨境资金流动管理亟需科技赋能。近年来,为不断提升涉外主体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越来越多的跨境资金交易项目允许用电子单证作为交易审核材料;而要有效查验电子信息的真实性,防范电子单证审核业务中潜藏的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也亟需运用科技手段完善电子单证业务监管,实现促便利与防风险的协调统一。

监管科技运用中的现实挑战

一是在外汇管理由事前向事中事后转变的过程中,基层外汇管理工作人员对监管科技的运用能力往往难以做到同步提升,分析预警能力有待加强。近年来,外汇管理各项“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事前行政审批事项大幅缩减,对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的防范由主要依靠事前材料审批逐步转变为依靠事中事后的监测分析与核查、检查。管理方式的转变既拓宽了监管科技的应用前景,同时也对外汇管理工作人员,特别是基层外汇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员队伍建设能否跟上转型需要,将直接影响跨境资金流动的监管效果。

二是在监管实践中,对外汇数据的挖掘与利用仍有提升空间。目前,外汇管理部门的各项业务系统能够提取企业所属行业、注册资本、企业性质、外资企业股东情况、财务数据等主体信息,以及与具体跨境资金流动相关的交易活动信息;但受系统自动化程度及系统权限设置的影响,目前尚不能综合利用各系统间的数据进行关联监测分析,难以依靠监管科技手段掌握企业跨境资金交易活动的全貌。

监管科技在跨境资金流动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借助监管科技完善宏观审慎管理

在宏观审慎管理方面,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对外汇市场预期的了解、对跨境资金流动数据的分析、对外汇市场行为稳定性的研判,进而为宏观审慎逆周期调控措施的启用时机、启用方式和力度的选择,提供更为精准的决策依据。

一是借助监管科技对市场主体的行为特征开展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分析技术,对市场主体的历史汇兑数据、跨境资金交易数据与同期人民币汇率走势及整体市场预期的关联度加以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将市场主体分为汇率敏感型、汇率相对敏感型、汇率不敏感型三类企业。在此基础上,选取汇率敏感型企业为样本企业(在外汇市场波动较大时,也可将汇率相对敏感型企业一并纳入样本监测),依托现有的进出口企业问卷调查系统,对样本企业定期开展汇率预期、结/购汇行为跟踪调查,并通过机器学习等途径分析调查结果与实际交易行为的关联度,据此测算未来汇率变动对外汇市场供求的影响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