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探索资本项目开放的中国方案

来源:《中国外汇》2021年第13期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外汇局在守住不发生风险底线的同时,不断深化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改革,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取得了显著成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展望未来的改革发展,外汇管理部门将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积极服务新格局,继续推进高水平开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经过多年持续深入的改革实践,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程度大幅提升,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取得显著成效。对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资本流动自由化通则》(下称《通则》)91项负面清单标准,目前我国已有86个子项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开放;而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大类40项跨境资本交易分类,则有37项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开放。

直接投资项下已实现较高水平开放和基本可兑换。2015年,外汇局取消外商直接投资汇兑限制。2020年1月1日起,《外商投资法》正式实施,明确对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截至2020年年末,我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存量达到3.2万亿美元,排全球第五位。

跨境证券投资渠道不断拓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基本形成。陆续实施了合格机构投资者(QFII/RQFII、QDII/RQDII)制度,开放境外投资者直接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CIBM)以及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开通了沪(深)港通、债券通、沪伦通等,基本形成涵盖股市、债市、衍生品及外汇市场的多渠道、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跨境融资限制显著放宽,初步建立起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2015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企业中长期外债管理由审批制改为备案登记制;人民银行、外汇局建立健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取消境内主体(房地产企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除外)借用外债的事前审批;外汇局改进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持续便利境内机构跨境融资。截至2020年年末,我国外债规模约为2.4万亿美元,外债规模有序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各项指标处于安全线内。

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改革的经验

一部涉外经济交流史,也是一部不断扩大资本项目开放的历史。在资本项目开放进程中,我国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在党的领导下,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始终坚持改革精神,不断疏通流出入渠道,不断简化管理、完善制度设计,取得了丰富的改革经验。

一是坚持改革的方向。全面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的,“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对外开放,而是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坚持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这一方向,有利于市场主体在全球更加自由地摆布资产负债,提高全球竞争力。

二是注重改革的时机。改革的时机主要是要抓紧改革窗口期,逆周期动态调整改革重点。资本项目改革要抓住改革窗口期,统筹国际收支形势和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审时度势推动各项改革工作。一旦改革的“窗口期”出现,要抓紧出台改革政策,避免延误改革良机。当下,资本项目可兑换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处于攻坚阶段。剩下的大都是具有一定风险、改革难度较大的项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要保持改革的定力,也要注重改革的时机。对已开放的资本交易,保证改革不走回头路;对暂未开放或开放程度较低的资本交易,加强开放力度。

三是把握改革的平衡。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要进行均衡、全面、双向分析。从均衡的角度看,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改革的步伐始终要与国际收支均衡管理和货币政策相配合,不能一味追求资金的单向大规模流动。要避免跨境资金短期内大规模集中或过度流动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性,保证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的基本可控和适度隔离。从全面的角度看,如果推动开放一项资本项目子项目可能造成大的资金流出(入),则设计推动另一流入(出)方向的子项开放,通过两个子项的跨境资金错位流动,产生综合平衡效应,实现跨境资金均衡流动管理。从双向的角度看,如果推动开放一项资本项目子项目,前期的资金流出(入)应能对应后期的资金流入(出),这样从较长时间看,该项目的跨境资金流动总体会趋于平衡。

四是推进改革的共识。资本项目开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共识,形成改革合力。要加快推进支持实体经济的项目,增强资本项目开放的获得感,进而取得社会的共识。此外,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优先探索研究开放关注度高的资本项目交易。

五是增强改革的协调。在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时,要坚持开放的基本原则,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