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在服务实体经济进程中把握人民币国际化机遇

来源:《中国外汇》2021年第14期

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推进高水平开放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中国银行业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更好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商业银行应紧扣发展主题,务实开拓创新,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进程中把握人民币国际化机遇。

以创新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跨境经贸投资便利化

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开始后,人民币成为周边国家与中国开展贸易往来的结算和融资货币新选择。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有效缓解了后危机期间美元流动性大幅波动给中国跨境贸易带来的干扰,促进了双边贸易稳定。在这一过程中,商业银行迅速推进配套产品和服务创新,以便利的跨境人民币产品和服务,有效提升了跨境经贸投资便利化水平。

持续深化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产品创新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政策颁布后,商业银行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向市场推出涵盖汇款、托收、信用证、保函等现有结算工具的人民币跨境结算和融资产品,确保贸易企业在涉外经济活动中,使用人民币结算与使用美元等其他外币结算获得完全一致,甚至更优的服务体验。随着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的不断扩大,商业银行还结合政策支持,持续完善和提升跨境人民币结算产品:

一是提升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便利性。境内银行可在“展业三原则”基础上,凭优质企业提交的收付款说明或指令,直接办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二是以科技手段赋能跨境人民币结算产品创新。如推广电子单据逐步取代纸质单据,简化企业的单据传输和审核流程;运用大数据精准画像技术,准确识别优质白名单企业,实现在确保政策和内控合规的前提下,大幅简化前端审核流程,使更多企业能够在更大范围内享受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便利。三是支持贸易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境内银行在满足交易信息采集、真实性审核的条件下,为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外贸综合服务等贸易新业态的相关市场主体提供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

商业银行的服务创新有力促进了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领域的使用。2020年全年,跨境货物贸易项下人民币结算规模突破4.7万亿元,人民币在货物贸易结算中的使用比例超过15%。人民币在跨境结算中规避汇率风险、节省汇兑成本的优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所认同和接受。

积极探索跨境人民币融资产品创新

随着人民币在跨境货物贸易结算中使用水平的提升,以货物贸易为基础的跨境贸易人民币融资需求不断扩大,推动商业银行不断拓展跨境人民币融资产品创新:一是完善跨境人民币融资产品线,将人民币嵌入信用证、票据贴现、福费廷等所有跨境贸易融资产品中。二是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商业银行与海外分支机构开展业务联动,以海外代付等跨境联动贸易融资产品,为境内企业融入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低成本资金,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三是大力拓展海外人民币贸易融资。与不少周边国家的本币相比,人民币利率水平相对较低,对不少高息货币国家的对华贸易企业有较大吸引力。中国银行2020年《人民币国际化白皮书》的市场调查结果显示,68%的受访境外工商企业表示,在对华贸易中使用过人民币贸易融资。

截至2020年年末,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伦敦、澳大利亚等离岸市场人民币贷款及融资余额合计超过2000亿元,商业银行在跨境人民币融资方面的创新,不仅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也提升了人民币的国际贸易融资货币职能,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以创新提升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便利化水平

联合国贸发会议2021年年初发布的《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披露,2020年,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国,全年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增长4%,达1630亿美元;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继续扩大,2020年全年对外直接投资1329.4亿美元,同比增长3.3%。跨境双向直接投资成为我国实体经济活动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商业银行以创新不断提升跨境直接投资的便利化水平:一是便利直接投资资金的汇入和使用。如根据2021年年初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负面清单以外的投资领域办理境外投资资金汇入时,企业免于向银行提交有关部门的批准或备案文件;优质企业的资本项目人民币收入在境内使用时,可凭跨境人民币收付款说明或指令直接办理,免于事前审核等。二是放宽直接投资资金使用限制,除证券投资、非自用房产、非关联企业贷款等限制领域外,资本项下人民币收入可在批准的经营范围内使用。三是完善对跨国经营企业的产品支持。如根据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跨国企业集团开展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商业银行可为跨境经营企业提供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等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服务,帮助跨境经营企业提高资金集约化使用水平,调剂资金余缺、降低财务成本。

2020年全年,人民币双向直接投资规模超过3.8万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明显高于中国跨境双向直接投资整体增速。人民币跨境使用提升跨境双向直接投资便利化的成效,正在显现。

以创新助力双循环,推动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引导人民币资金跨境循环,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更高层次的体现,商业银行应瞄准两者高度契合的关系,扎实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相关产品和服务创新。

推动境内外金融和要素市场互联互通

提升境内外金融和要素市场互联互通水平,有助于强化金融资源的跨境配置能力,为形成双循环互促格局提供金融保障。围绕这一目标,商业银行配合政府监管部门,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一是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保障。建立起以清算行和代理行模式为基础的跨境人民币清算体系,为人民币在全球范围的支付使用和流转提供了必要的支付清算保障;配合人民银行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建设,拓展间接参与者网络,目前,CIPS已涵盖53家直接参与者,1144家间接参与者,形成涵盖五大洲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体系。二是助力提升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商业银行为深港通、沪港通积极提供配套资金清算服务,牵头开展了点心债和熊猫债承销,拓展了代理跨境证券投资及配套资产托管服务,同时为离岸市场研发和推出了各类以境内股票和债券为基础资产的基金投资产品。这些措施活跃了跨境投融资活动,有力促进了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水平的提升。三是积极为境内要素市场引入境外参与者。2018年以来,我国原油、铁矿石、PTA、20号胶等期货品种先后向境外投资者开放,在这一过程中,商业银行通过发挥自身客户基础优势,以完善的账户、兑换、清算和风控服务,吸引了海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大宗商品交易,促进了境内外要素市场互联互通水平的提升。

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扩大人民币跨境循环

实体经济各种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活动,对应着各具特点的人民币跨境循环模式。如境外工程承包,通过设备或劳务采购回流资金;境外投资设立的生产项目,通过在海外市场销售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