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北京:首创外汇衍生品公共服务平台

来源:《中国外汇》2021年第21期

外汇局北京外汇管理部(下称“北京外汇管理部”)践行金融为民宗旨,把提升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水平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指导北京地区外汇市场自律机制首创推出外汇衍生品银企对接公共服务平台,通过“线上扫码、线下对接”方式,用需求牵引供给,督导银行精准服务企业避险需求,面向企业大力普及风险中性理念,疏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主要举措

以平台为依托,构建汇率风险中性教育普及工作体系

北京是我国重要的对外经贸窗口,涉外企业数量众多,业务类型多样。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常态化的背景下,支持不同需求特点的涉外企业加强风险中性管理,需要切实提升风险教育的灵活性和便利性。面对企业多样化的避险需求,北京外汇管理部指导北京地区外汇市场自律机制首创了包含银企对接、外汇衍生品知识和问卷调查三个功能模块的“外汇衍生品银企对接公共服务平台”(下称“平台”),并依托该平台的政策查询和案例浏览等功能,积极打造“实时、可视、标准、贴身”的汇率风险中性教育普及工作体系。

一是风险中性知识普及实时化。企业和银行客户经理在平台上扫码后,可实时浏览了解外汇衍生品政策、主要产品及其交易案例等风险中性基本知识。

二是风险中性理念可视化。平台制作“知识小课堂”3分钟小视频,通过卡通人物对话方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风险中性理念、外汇衍生产品及平台功能。视频得到国家外汇管理局公众号选载推广,具备播放条件的银行网点大厅均实现了视频滚动播放。与此同时,通过专栏、宣传册、媒体宣传、企业现身说法等方式,进一步便利企业及时了解汇率避险知识和政策,持续引导企业树立风险中性理念。

三是风险中性产品宣讲标准化。在通过平台宣传普及外汇衍生品知识的同时,围绕远期、掉期、期权等常见外汇衍生品,组建专业化银行讲师队伍,通过内容标准化、表达形式通俗易懂的宣讲推介,帮助企业准确理解外汇衍生品的相关概念及应用。

四是风险中性教育贴身化。与线上平台的宣传普及相配合,北京外汇管理部引导银行对大型企业开展实地入户宣传,送教上门,专人负责精准对接;对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对较少甚至不使用外汇衍生品等风险管理措施的企业,通过线上平台、线下宣讲会等方式,引导银行不断提升对这些中小型企业汇率避险需求的服务能力,在理念宣传、政策宣传的基础上加强贴身业务辅导,协助企业搭建汇率风险内部管理机制、准确测算风险敞口、正确叙做保值交易。

服务流程标准化、模式化,精准对接中小微企业避险需求

总部经济是北京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银行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倾向于头部和大型企业,对中小微涉外企业则缺少及时有效的指导,基层银行外汇服务存在明显短板。针对这一“痛点”,北京外汇管理部依托平台搭建银企对接功能模块,明确银行“标准服务、限时响应、精准对接”的工作要求,通过需求牵引供给,督导银行精准服务中小企业合理避险需求。

一是明确标准化工作流程。从平台运营管理、银企对接、标准化服务流程、数据查询与管理、考核与退出机制等方面,规范银行的服务行为。

二是明确限时服务要求。企业通过平台线上填报需求后,系统自动推送意向合作银行;银行限定时间内完成线下对接,需求确认后及时录入本行系统,高效推进银企对接。部分银行已实现平台与本行系统对接,及时将平台需求转发至二级分/支行业务人员,精准对接显著提升了对接效率。

三是精准监测和对接中小微企业需求。平台除采集企业基本信息外,还对企业规模(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企业类型(一般企业、自贸区企业、境外企业)等进行分类,便于银行精准锁定、精准对接各类企业需求。

四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并不断完善业务进度查询、企业后评价模块功能,按日监测银行对接情况及企业反馈信息,及时了解银行对接服务进展,督促其加强中小微企业服务,保障外汇管理政策的有效传导。

引导银行下沉服务重心,打通银行服务“最后一公里”

北京地区现有的外汇衍生品业务主要集中于几家银行,多数银行的业务规模较小,业务主要集中在分行或一级支行统一办理,基层网点基本不参与业务办理,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没有完全疏通。为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北京外汇管理部在引导银行通过平台对接企业汇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