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货币国际化与国际金融治理地位: 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来源:《中国外汇》2022年第3期

【内容摘要】:国际社会对国际金融治理体系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是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推动国际金融治理体系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本文通过构建一国的国际金融治理地位指数和货币国际化指数,并使用2008—2018年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一国货币国际化与其国际金融治理地位的关系。研究发现,一国货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可以显著提升其国际金融治理地位,并且一国经济实力越雄厚、军事实力越强、国家治理水平越高、币值越稳健,该国国际金融治理地位越高。因此,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推动国际金融治理体系改革的关键,也是提升我国国际金融治理体系地位的关键。

【关键词】:货币国际化 国际金融治理地位 人民币国际化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更是堪与19世纪30年代大危机相比——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陷入长期衰退。世界各国长期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催生资产泡沫的同时,也加剧了贫富分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再次引发全球性的、规模更大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全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推动的需求膨胀与疫情引致的供给收缩正在推高全球性的通货膨胀(IMF,2021),并进一步集聚国际金融风险。国际金融体系的动荡与危机彰显了当前国际金融治理体系的内在矛盾与冲突,国际金融治理体系改革迫在眉睫。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努力由来已久。2007年12月我国首次向世界银行软贷款窗口国际开发协会捐款3000万美元,从世界银行的资金受援国转变为资金捐助国。2009年以来我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的份额和投票权不断提升。我国积极推动二十国集团(G20)替代七国集团(G7)成为国际金融治理的多边治理机构,并在G20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倡导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重点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金砖银行建设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尽管如此,我国在国际金融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还十分有限,无法匹配我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和国际金融地位(戴金平和曹方舟,2021)。为此,“十三五”规划明确了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目标与方向;十九大明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十四五”规划则将“推动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作为重要内容。而推动国际金融治理体系变革,为国际金融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方案,关键是要提升我国在国际治理体系中的地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国际金融治理体系是上层建筑,哪些因素决定了国际金融治理体系中的权利分配?换言之,一国的国际金融治理地位由哪些因素来决定?这是本文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金融体系的核心,美元体系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美元霸权是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内在矛盾冲突的根源。美元危机的频繁爆发不仅没有降低国际金融体系对美元的依赖,反而强化了美元体系,进而使全球经济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王达和高登·博德纳,2020)。美元体系治理成为国际金融治理的难题。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既是国际金融治理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国际金融治理体系变革的物质基础。在研究国际金融治理体系地位时,本文在充分考量一国经济实力、政治军事实力、国家治理水平、币值稳健性等因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货币国际化对一国国际金融治理体系地位的影响。

本文选取国际货币体系中的5个主要主权货币——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和发行主权货币的7个国家——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日本、中国(将欧元区国家简化为德国、法国和意大利),通过构建货币国际化指数和各国国际金融治理地位,在引入国家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国家治理水平、币值稳健性等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一国货币国际化对其国际金融治理地位的影响。本文的贡献在于,揭示了影响一国国际金融治理地位的因素,尤其是货币国际化对国际金融治理地位的决定性影响。

二、模型与指标构建

(一)模型构建

本文基于中国、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7个国家2008—2018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以国际金融治理地位为被解释变量、以货币国际化程度为核心解释变量的如下计量模型:

Snipaste_2022-02-15_15-32-19.jpg

其中,i、t分别表示国家和年份,WGIit、Currencyit分别表示国家i在t年的国际金融治理地位和该国货币国际化水平,Xit表示国家层面控制变量,包括国家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治理水平以及币值稳定性等,εit为随机扰动项。本文主要关注的是货币国际化的估计系数β,若β显著为正,则说明一国货币国际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该国国际金融治理地位的提高,反之则说明一国货币国际化水平的提升不利于该国国际金融治理地位的提高。

(二)变量选取与说明

1.国际金融治理地位测度

一国的国际金融治理地位是指该国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而国际金融治理体系是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清算银行(BIS)、区域开发银行等全球金融治理机构以及由这些机构制定的一系列全球金融规则、目标价值体系与制度体系构成。因此,一国的国际金融治理地位由该国在国际金融治理机构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来决定。由于国际金融治理机构的重大决策往往由各成员国投票决定,本文参考了戴金平和曹方舟(2021)的研究,用一国在国际金融治理机构中的加权平均投票权来衡量该国的国际金融治理地位。

表1列出了主要国家国际金融治理地位指数。可以看出,我国国际金融治理地位指数从2008年的3.5247%增长到2018年的5.9823%,十多年间增长了近70%,说明我国在国际金融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际金融治理地位仍处于较低水平,在国际金融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依旧有限。

Snipaste_2022-02-15_15-37-06.jpg

2.货币国际化程度测度

货币国际化,就是一国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承担交易媒介、记账单位和价值储藏职能。由于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金融体系的核心,一国的货币国际化程度能够反映该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货币国际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其国际金融地位越高。已有文献表明,主要有两种测度货币国际化程度的方法。其一,用一国货币承担单一国际货币职能的程度,如用该货币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份额(钟阳和丁一兵,2012)、在国际债券和票据中的份额(李稻葵和刘霖林,2008;白晓燕和邓明明,2013)、在央行外汇储备中的份额(韩剑,2011;甄峰,2014)等来反映该国货币国际化程度。这种方法仅能反映一国货币具体承担国际货币某项职能的程度,无法全面测度一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其二,选取一国货币履行国际货币三大职能的多项指标,通过将这些指标加权平均得到综合的货币国际化指数(彭红枫和谭小玉,2017;戴金平和甄筱宇,2020),该方法解决了单一指标的局限性问题,因而能全面测度出一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

基于此,本文选取了人民币、美元、日元、英镑和欧元履行国际货币职能的二级指标,具体指标体系描述见表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二级指标大多为季度数据,为保证数据频率的一致性,用quadratic-match方法将年度数据转化为季度数据。此外,全球外汇交易的货币份额由BIS每三年公布一次,本文用插补法对空缺数据进行补充。

Snipaste_2022-02-15_15-37-32.jpg

在权重设定方面,由于各个二级指标反映一国货币履行单一货币职能的程度,其对一国货币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性不同,在无法对其权重做出准确判断时,采用主观权重设定会影响货币国际化指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