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银行理财迈入新发展阶段

来源:《中国外汇》2022年第6期

随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过渡期收官,我国银行理财行业在总体平稳增长的基础上,向净值化、标准化、规范化转型,实现了回归本源、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的良好改革效果。未来,银行理财业务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更好地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银行理财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以来,各项监管政策相继落地实施,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保监会”)持续推动同类资管产品统一标准,不断建立健全产品发行、销售管理、投资运作、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制度规则,有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银行理财监管制度体系不断丰富。一是《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明确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具体要求;二是《商业银行理财公司管理办法》,将资管新规公司制改革要求进一步压实;三是《商业银行理财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从净资本计算、风险资本计算和净资本监管指标等方面进行规范;四是《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加强理财产品销售行为监管规范;五是《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规范现金管理类产品业务运作;六是《理财公司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督促理财公司完善流动性管理机制;七是《进一步贯彻落实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的通知》,明确理财产品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八是开展养老理财试点、“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等工作,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拓宽居民个人跨境投资渠道。

现阶段,理财公司的监管制度规则体系已趋完善,银保监会始终坚持严监管、强监管不动摇,从而有力推动了银行理财业务规范转型,推进公平竞争,打破刚性兑付,回归资管业务本源。

银行理财行业地位及业务现状

银行理财连续三年居各类资管产品首位。在资管新规确立的主动化、净值化的监管导向下,银行理财行业总体平稳增长。截至2021年底,与公募基金、信托、保险资管等其他类型资管产品相比,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已连续三年居各类资管产品首位(见图1),依然是资产管理行业的主力军。

Snipaste_2022-03-22_15-15-15.jpg

理财公司已发展成为理财市场重要机构类型。2018年12月至今,监管部门坚持“成熟一家,批准一家”的原则,已经批准29家理财公司筹建,其中24家获批开业。2021年底,理财公司产品存续规模占比近六成,且全部为净值型产品,“洁净起步”的理财公司已发展成为理财市场重要机构类型,正在逐步成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力量,引领理财业务市场格局逐渐走向专业化。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理财市场,通过设立合资公司等方式开展理财业务。目前,已有4家外方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获批筹建,其中3家已获批开业,还有部分理财公司计划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引入外资进入理财市场,有助于借鉴国际资管行业先进成熟的投资理念、经营策略、激励机制和合规风控体系,发挥中外资管机构各自的优势,丰富金融产品供给,激发市场竞争活力。

业务回归本源,存量整改基本完成。截至2021年底,保本理财产品规模已实现清零(见图2),市场上的刚兑预期逐步被打破。随着老产品的持续压降和新产品的不断发行,产品净值化转型进程显著。截至2021年底,净值型理财产品余额26.96万亿元,占比92.97%,较资管新规发布前增加23.89万亿元;非净值型产品余额为2.04万亿元,较资管新规发布前大幅减少16.39万亿元(见图3)。

Snipaste_2022-03-22_15-15-20.jpg

Snipaste_2022-03-22_15-15-25.jpg

银行理财产品供需及结构

理财投资者数量持续增长,产品为投资者平稳创收。理财新规发布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门槛大幅降低,产品种类不断丰富,覆盖投资者数量持续增长,创历史新高,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截至2021年底,存续银行理财产品3.63万只;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到了8130万个,创历史新高,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