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疫情冲击下发展贸易融资的若干建议

来源:《中国外汇》2022年第12期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带来的影响,银行等金融机构如何顶住压力,勇于担当,在控制风险的同时担当服务实体经济的责任,将是银行业面临的重要命题。为答好这道难题,银行发展贸易融资将是一个较优的选择。

发展疫情带动的风口行业项下贸易融资

虽然疫情下我国经济总体存在下行压力,却也有少数行业“逆势而行”,因疫情原因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贸易融资业务总体承压的情况下,建议银行抓住疫情带动的风口行业发展机遇,寻找疫情带动的风口行业作为新的业务和收益增长点。在这些风口行业中,笔者认为有三个行业尤其值得关注。

首先是抗疫相关行业,包括防疫物资和医疗等行业。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直接促使抗疫相关行业被动地得到快速发展,也相应催生了更多融资需求。银行贸易融资可以直接服务于抗疫物资的原材料采购和成品销售。基于抗击疫情的需要,估计抗疫相关行业在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平稳发展,信用风险相比其他行业要低。发展抗疫相关行业项下贸易融资,一方面可以为银行带来业务和收益,另一方面也是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协助抗击疫情的应有之举。

其次是新兴科技行业。疫情原因使人们物理移动受阻,各种“云上”“线上”“元宇宙”等概念和产品席卷而来,这背后反映的是新兴科技行业的快速成长。可以肯定,新兴科技行业将会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热点行业。建议银行抓住机遇,探索贸易融资业务在新兴科技行业的加速布局。笔者认为,具体而言,在新兴科技配套硬件设备贸易、大型技术服务贸易、线上服务销售等领域,贸易融资均大有可为。

最后是跨境电商行业。同样是因为疫情阻隔了物理移动,跨境电商在近年来发展更为迅猛。由于跨境电商本身就是贸易行业,所以与贸易融资天生是高度契合的。但由于跨境电商运行模式与传统的贸易模式差异较大,基于跨境电商的贸易融资对多数银行来说还比较陌生。另外,跨境电商业务客观上金额小、笔数多,银行操作难度较大,银行沿用传统处理和审核模式恐怕会显得力不从心。笔者建议,银行应升级科技手段,积极对接跨境电商网络平台,减少人力逐笔审核,更多利用平台数据和人工智能手段,从实质上把握跨境电商贸易情况,以便提供更快捷便利的贸易融资服务。

发展线上供应链保理融资

在疫情的持续冲击之下,中小微企业的经营形式显得尤为严峻。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成为疫情期间银行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然而,客观上中小微企业本身信用风险就较高,疫情冲击下风险问题也更为突出。在风险控制的压力下,银行如何服务好中小微企业是老大难问题。笔者认为,在贸易融资众多产品中,现阶段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最好产品,是线上供应链保理融资。近年来,以 “中企云链”“简单汇”“美易单”为代表的线上供应链保理融资平台得到迅速发展,形成贸易融资业务的新业态。

供应链保理融资,是指基于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为核心企业供应商发放的融资。因此,供应链保理融资可以在依托核心企业信用的情况下,为核心企业上游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便利。银行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的同时,信用风险也得到有效控制。然而,传统银行供应链保理融资业务往往存在应收账款债权不清晰、核心企业确权难、办理操作繁琐、难以打通供应链全链条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线上供应链保理融资平台都可以得到比较好的解决。线上供应链保理平台以核心企业的电子应收账款凭证(“云信”“金单”等)作为结算工具,核心企业的供应商可以将持有的电子应收账款凭证向上级供应商转让从而结算债权债务,也可以向保理商或银行转让办理保理融资。银行与之对接的贸易融资模式主要有两种,即直接买断供应商持有的应收账款凭证的直接保理融资,以及买断保理商持有的应收账款凭证的再保理融资。

尽管业内对线上供应链保理融资平台解决中小微企业经营问题的效果褒贬不一,但笔者认为,至少在目前为止,尤其是在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线上供应链保理融资对银行而言是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较好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