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欧元被美元击败了吗

来源:《中国外汇》2022年第17期

20年前,12个欧盟国家首次将本国纸币和硬币换为欧元,启动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货币兑换过程。目前,在19个欧盟国家有超过 3.4 亿人使用欧元,市场流通的欧元纸币总金额超过1.5万亿欧元,其中约1/3在欧元区以外,世界上其他60个国家和地区的1.75 亿人将欧元作为本币或将本币与欧元挂钩。欧元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元的世界上第二大使用最广泛的货币,全球跨境贸易支付中有约40%使用欧元支付,全球外汇储备中约20%为欧元,欧盟出口的一半以上使用欧元结算,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的一半以上以欧元计价。

欧洲重要人士对欧元意义及其取得的成就赞不绝口。在今年年初庆祝欧元流通20周年之际,监督本国从德拉克马过渡到欧元的时任希腊总理科斯塔斯·西米蒂斯(Kostas Simitis)表示,欧元“是朝着统一欧洲项目迈出的第一步。在地缘政治大洗牌的时代,这一目标构成了当前的压倒性需求”。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表示,“欧元不仅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可持续投资的货币之一,也是欧洲团结的象征,反映了我们的价值观,反映了我们希望生活的世界。我们都为此感到自豪。”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则声称,欧元是全球稳定和稳固的灯塔,“欧洲和欧元已经密不可分,对于年轻的欧洲人而言,几乎不可能想象没有欧元的欧洲”。欧洲理事会主席查尔斯·米歇尔对欧元的远大前程也高度期待,指出有必要利用欧元来支持欧盟应对气候变化和引领数字创新的目标。

但欧元发展至今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欧元兑美元汇率接连突破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8月一度下跌至1欧元兑0.9899美元。作为美元在全球层面的主要竞争对手,欧元长期贵于美元的态势已被打破。那么,欧元已经失去竞争力,被美元击败了吗?

市场对欧元汇率跌破平价的解释

市场对欧元汇率此番下跌有多种解释

一是认为这是欧元区同美国的利率差导致的。美联储加息力度比欧央行更强,进入2022年以来,美联储连续4次加息,最后两次都是一次性加息7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由0—0.25%提升至2.25%—2.5%的范围。欧央行在加息问题上比美联储审慎得多,尽管通胀来势汹汹,欧央行在6月9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时,依然坚持三大关键利率“按兵不动”,同时暗示7月将仅加息25个基点。虽然7月欧洲央行最终因“对通胀风险做出了新的评估”宣布加息50个基点,但力度仍无法与美联储相比。

二是归因于俄乌冲突对欧洲增长前景的负面影响。有学者认为,欧元的弱势主要反映了俄乌冲突长期化背景下各方对欧洲经济显著走弱乃至陷入深度衰退的担心。欧洲在俄乌冲突中受到的影响远大于美国,能源价格大幅上涨乃至天然气断供风险的预期对欧洲工业生产造成严重干扰,一旦发生天然气断供,欧洲将发生深度衰退。考虑到这一风险,由于美元的“安全港”效应,很多投资者会将资本转向美国,从而支持美元并削弱欧元。实际上,美元的“安全港”效应相当显著,今年上半年美元几乎对所有主要货币都升值了。美元在俄乌冲突中战胜欧元,可能是俄乌冲突唯一能够明显且无争议地研判胜负的结局。

三是归结于欧元区内部成员国的危机。7月,意大利总理马里奥·德拉吉一周内两度前往总统府递交辞呈,总统塞尔吉奥·马塔雷拉最终接受了德拉吉的辞职,并要求他作为看守内阁总理继续处理政务。德拉吉辞职的直接原因是执政联盟出现分裂。意大利政府此前公布的一项规模230亿欧元的经济援助计划,在众议院获得通过却卡在了参议院,因为德拉吉执政联盟中的关键政党五星运动觉得援助金额太少而拒绝投票。但处理过欧债危机的德拉吉非常清楚,债台高筑的意大利已经走到了债务“爆雷”的边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后,意大利成了欧元区遭受损失最惨重的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了将近9%,债务水平则上升到GDP的150%,规模已经累积到2.5万亿欧元,比2010年受欧债危机影响最深的希腊、葡萄牙、爱尔兰和西班牙等四个国家的现有债务之和还高。为了能继续借到钱,意大利多次加息,10年期国债利率已经突破4%,一旦价格崩盘,危机可能在欧元区迅速传导。

从与美元的长期博弈过程看欧元

尽管有上述短期现象或因素的影响,但欧元的问题并非短期问题,需要从其源头及其与美元的长期博弈过程中理解。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欧债危机导致欧元对美元走强之势逆转

从欧元兑美元汇率的长期历史看,一个简单的结论是:欧元的崛起得益于新世纪以来以中国融入全球市场为标志的经济全球化大发展,而转折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是欧债危机为标志的经济全球化回落。欧元1999年问世后,其作为被寄予厚望的新兴货币的“超调”溢价迅速回落,同年底汇率就跌破1欧元兑1美元的平价水平。2002年欧元货币开始流通后,特别是伴随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全球大市场的成形与深化,欧洲经济平稳增长,中欧贸易占欧元区进出口金额比重由4%左右较快上升至国际金融危机前后的10%左右,在此期间欧元汇率也稳步上扬至1欧元兑约1.6美元水平。自此以后,欧元兑美元汇率开始趋势性下行,中欧贸易额占欧元区对外贸易占比也失去了之前的升势,直到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贸易中断严重影响欧元区与其他地区的贸易。总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欧债危机是欧元对美元走强之势逆转的转折点。

美国在欧洲外围国家和中心国家之间“拱火”

欧元的问题往往被归结为先天的、内生的或难以克服的缺陷。创建欧元的想法最早出现在 20世纪70年代,当时是作为深化欧洲一体化、简化成员国之间贸易并为欧洲大陆提供与强大的美元竞争的货币的一种方式被提出。加拿大经济学家蒙代尔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为欧元区实践提供了指引。按照这一理论,货币秩序会在要素自由流动、金融一体化、开放程度、产品多样化程度、通货膨胀趋同度、劳动力流动性及工资弹性等符合一定标准的地方自发扩展到一个最优的范围,从而构成一个经济上有效且稳定的区域。不过欧元的实践恰好是与此相反的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雄心勃勃的欧洲政治家决定了要在一个范围内统一货币,在他们看来,分裂的欧洲在世界上将无足轻重,而货币联合是欧洲联合的关键的第一步。为此,他们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方式确定了一系列宏观经济指标的趋同条件,如通货膨胀率不应超过最低的三个欧盟成员国的算术平均值1.5个百分点,长期利率不得超过物价最稳定的三个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