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深耕拉美非洲 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来源:《中国外汇》2022年第19期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我国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行国际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近年来,百年变局与新冠肺炎疫情交织,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竞争加剧,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深远影响。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丝元投资与所管理的中拉产能合作基金和中非产能合作基金,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在全面强化风险防控的基础上,稳妥培育新合作增长点,稳步推进对拉美和非洲的投资,促进中国与拉美、非洲共同发展,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

中拉、中非产能合作前景广阔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表示,中方把拉美看作“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方,并曾明确提出,非洲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历史和自然延伸,是重要参与方。“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非洲的实践不仅有利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拉、中非命运共同体,还将为拉美、非洲的发展带来巨大贡献。2021年中拉、中非贸易额分别突破4000亿美元和2500亿美元,中拉、中非经贸往来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

从要素禀赋和发展前景看,拉美、非洲的人口红利和所处发展阶段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拉美、非洲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大陆,拉美人口年龄结构为年轻型,区域内潜在消费群体的增长、互联网普及率的日益提高为中拉产能合作提供了黄金发展机遇;非洲则拥有世界上最为年轻的人口构成(平均年龄为19岁),2021年非洲大陆自贸区的正式启动将建立一个13亿消费者的非洲市场,进一步带动区域内产业的聚集和产业链的延伸,为“一带一路”倡议与非盟《2063年议程》的对接和中非产能合作提供深度交汇的平台。

以资金融通促产能合作

自成立以来,丝元投资始终按照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原则运作,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持续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支持中国优势产能与拉美、非洲的资源禀赋和工业化需求相结合,提升当地工业化水平,助力中国企业扩大国际市场、降低生产成本,探索开展人民币跨境投资,尝试与国际多边机构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助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民生福祉。截至2022年7月,丝元投资已累计批准投资项目48个,累计投出项目36个,涉及制造业、电站电网、油气管道、采矿业等行业,撬动总投资金额超过350亿美元。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支持拉美、非洲国家绿色低碳发展。丝元投资从供给侧、需求侧研判投资机会,加大对清洁能源、工业减碳和绿色环保产业链上中下游等绿色领域的投资。一方面,持续扩大清洁能源投资,积极支持中国与拉美、非洲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另一方面,拓展新能源领域内的投资,开启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新模式。公司在巴西、秘鲁、埃及等国直接投资多座水电站、光伏电站和风电站,并通过与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联合战略入股方式,间接投资清洁能源,进一步减少二氧化碳年排放;持续跟踪重要客户海外钴、镍金属布局,在非洲联合投资开发对新能源电池生产至关重要的钴矿资源,助力中国企业完善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参与共同收购约旦和埃及可再生能源独立发电项目,推动能源应用向清洁、低碳转型。

助力矿产资源开发,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丝元投资支持中国矿业企业在刚果(金)、南非、加纳、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等国开发矿产资源,推动合作企业向金属冶炼和精深加工等产业链中下游延伸,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内稀缺性资源的海外供应链,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稳步推进第三方合作,不断扩大“一带一路”朋友圈。长期以来,丝元投资与泛美开发银行、国际金融公司、荷兰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非洲进出口银行、东南非贸易与开发银行等30余家多边开发机构、金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向非洲、拉美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农业等领域提供融资,支持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商与拉美、非洲和中国在矿产资源领域开展合作。

探索开展人民币跨境投资,助力人民币国际化。丝元投资以铜矿等大宗商品为突破点,探索开展人民币跨境投资,通过向当地项目公司提供人民币资金用于建设运营,项目部分产品以人民币结算,形成人民币跨境流动,培育人民币境外真实需求,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增进当地民生福祉,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公司在非洲投资的巨石埃及玻璃纤维项目(下称“巨石埃及”)是我国在埃及实体投资金额最大、技术装备最先进的工业制造类项目之一,其产品远销欧盟、中东、土耳其及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为当地创造了2000多个工作岗位。为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缺口,巨石埃及在2022年开始修建第四条生产线,丝元投资进一步追加投资,在扩大当地就业、提高税收贡献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公司还参与了对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助力企业把握非洲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推动其成为中非“一带一路”通讯领域产能合作的典范。公司支持建设的鹿王羊绒马达加斯加羊绒纺织工厂为当地创造了超过5000余个就业岗位,特别是在带动当地妇女就业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全面强化风险防控。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丝元投资始终将防范化解风险作为首要任务,在平衡好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关系的基础上,加强项目投后管理,严控项目风险,发挥风控前置、多线协同、全天候监测与报告、“清单+定量化”的重大风险识别与处置机制作用,对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的项目,在风险评估和应对方面予以特别关注。通过定量与定性手段相结合,内部力量与第三方机构相结合,多角度充分识别风险,最终实现公司的稳步发展。

挖掘产能合作新增长点

展望未来,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从外部看,政治局势纷繁多变,全球通胀高企、产业链供应链受阻等问题短期内仍将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面临不确定性;反垄断、外资监管审查、制裁等投资障碍层出不穷。从内部形势看,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疫情反复等压力,企业经营压力有所增加。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新机遇,绿色金融为产能合作注入新动力,拉美、非洲在基础设施领域仍有巨大的投资需求,“小而美”的民生类项目也给东道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些领域有望成为中拉、中非合作新的增长点,助力构建新时代中拉、中非命运共同体。

数字经济的发展为中拉、中非经贸合作开拓了新领域,提供了新平台。联合国拉美经委会认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2021年全球电子商务销售增长数据统计中,拉美市场增速为25%,位居榜首。国际金融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超过5.2亿非洲人接入互联网,占非洲人口总数的43%,并预测该数字到2025年可能接近7亿。

绿色金融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发展前景可期。当前,全球能源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能源体系加速转型,绿色低碳转型将提升对清洁能源及其配套设施领域的绿色投资占比。联合国拉美经委会发布报告指出,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投资是拉美区域在后疫情时代快速复苏的一个机遇;而据世界能源理事会评估,非洲是全球可再生能源最丰富的地区,风能资源尤其丰富。目前,拉美、非洲已开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和温室气体减排行动,促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未来绿色投资潜力巨大。

拉美、非洲在基础设施领域存在巨大需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将成为中国在拉美、非洲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模式。拉美国家正处于推动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非常重视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非洲城市人口的激增亦带来了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大量需求。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00—202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城市人口从2亿增加到4.7亿。从项目进展看,由于拉美PPP立法与实践起步较早,中国已在该地区的道路、电力等领域开展了一些基础设施PPP项目;非洲在PPP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中非合作论坛—达喀尔行动计划(2022-2024)》提出,中非将积极鼓励中国企业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及三方、多方合作模式在非洲实施互联互通等项目。

“小而美”的民生类项目将成为未来中国对外投资优先项目。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既要有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也要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小而美的项目,是直接影响到民众的。今后要将小而美项目作为对外合作的优先事项,加强统筹谋划,发挥援外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形成更多接地气、聚人心的项目。” 未来,“小而美”的民生类项目将通过切实提升东道国民众的获得感,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惠及更多人,有效促进“心联通”。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将有越来越多的中拉、中非合作项目落地生根。丝元投资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中非合作论坛开幕式和中国-拉共体论坛第三届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作为行动指南,发扬丝路精神,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围绕促进国际产能合作、服务“一带一路”的使命,秉承“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致力于成为中国产业投资者在拉丁美洲和非洲市场的最佳投融资合作伙伴,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积极稳妥推进投资工作,关注更多“小而美”项目,争取以高质量发展的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作者系丝元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