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专家笔谈 | 金融活水如何精准浇灌实体经济

来源:《中国外汇》2022年第22期

曾刚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

“一个真正高效、强大的金融体系,就是要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将金融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所需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金融与经济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关系。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基础,没有健康的实体经济,金融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液,没有充足的血液,实体经济就失去活力和动能。只有实现实体经济与金融的良性循环、协调发展,才能推动经济、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从长远看,一个真正高效、强大的金融体系,就是要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将金融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所需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应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此基础上,持续优化金融结构,提升金融体系要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将金融资源更多地配置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同时对资金薄弱环节给予更多的关注,以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补齐经济、社会的短板,推动高质量发展。

“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的质效,以更好适应国家战略以及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适宜的金融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引导下,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质效显著提升。未来,着眼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以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金融发展的着力点将继续聚焦在两个方面:一是要化解、防范金融风险,尤其是系统性风险,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二是要优化金融结构,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更好支持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一是治理金融脱实向虚问题。清理以影子银行为载体的脱实向虚、金融空转行为,继续推进资管新规的落实和完善,在稳杠杆的同时,有效实现影子银行风险的收敛,提升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二是实现金融与房地产的良性循环。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合理满足房地产市场融资需求,加快廉租房投资与建设,扭转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实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三是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地方政府债务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而逐渐积累。隐性债务存量规模巨大,产生方式隐蔽且多样化,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化解难度。更重要的是,隐性债务风险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在风险暴露过程中极易带来跨主体、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传导,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因此,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被视为可能引发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灰犀牛”之一。建立并完善更具针对性的风险防控和传导阻断机制,对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五是积极推动重大风险处置。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压实各方责任,对高危风险机构进行风险处置,以避免风险的外溢。

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的质效,以更好适应国家战略以及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适宜的金融环境。重点应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优化金融结构。促进直接融资,尤其是股权融资发展,为优化企业债务结构、降低杠杆率奠定制度性基础。二是优化资金投向结构。应逐步降低对房地产、基建等领域的过度依赖,逐步加大对高端制造、普惠小微、绿色金融、乡村振兴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在拓展新的市场空间的同时,更好地支持新发展格局的形成。三是调整客户结构。适应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践行共同富裕的目标,金融机构应进一步优化产品服务、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以及新市民等普惠金融业务的支持力度。四是完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引导金融机构逐步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树立长期稳健经营的理念,降低对短期利益的过分关注,以推动银企关系的进一步改善。五是完善、优化监管体系。强化监管是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保障,进一步完善监管规则,强化监管协调,压缩金融套利空间,都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各类金融机构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托产业数字金融创新,增加对优质中小微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长期信贷支持力度,同时继续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合理适度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围绕党的二十大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和“高质量发展”的任务,金融机构的发展应聚焦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服务实体产业升级,助力新发展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围绕巩固和扩大产业链供应链优势环节的优势,以及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的目标,金融应加强对产业链的研究,立足自身能力和禀赋,积极探索支持产业链升级的金融服务创新;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制造业的支持,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增加高新技术制造业信贷投放。

此外,数字基础设施投资既是短期稳经济大盘的重要发力点,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正因此,中央多次提出要“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机构应紧紧围绕相关领域的重点投资需求,积极、稳妥地支持推进。

二是加大支持小微企业,积极探索数字普惠创新。小微企业繁荣发展是解决就业、促进民生的重要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实践来看,随着科创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一些中小企业可能依附于大企业的产业链成为细分领域的“隐性冠军”。此外,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脱贫的目标,农村和农户需要的不再只是小额的初期启动资金和流动性资金,大型农场、农民合作社的建立会使得农村地区的信贷需求更大、更集中。面对这些变化,各类金融机构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托产业数字金融创新(如供应链金融、产业金融场景等),增加对优质中小微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长期信贷支持力度,同时继续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合理适度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三是践行共同富裕,强化金融服务民生。为了解决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充分、不平衡现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逐步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具体到金融业务上,践行共同富裕理念,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围绕重点人群(如新市民、老年人群以及农村居民等)的生产、生活需求,多层次构建普惠金融生态体系。其一,金融业需构建和完善相关客户的信用体系,完善相关金融配套措施。其二,金融机构应履行社会责任,苦练内功,提升数字化能力,为新市民、老年客户和农村客户等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其三,根据客户的差异化需求,金融机构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从传统的支付、信贷逐步扩展到财富管理、养老理财、保险及房屋租赁等全方位服务;为重点人群的民生改善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精准、便捷的金融支持。

四是加快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支持低碳转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

在绿色发展的长远目标下,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也将进一步深化。为加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金融机构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将绿色金融纳入公司治理,探索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务的特色化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深化绿色经营理念,加大对绿色项目、绿色普惠、绿色消费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其二,加快制度建设,全面推进绿色金融业务。完善相关制度,逐步构建绿色金融组织架构、人力资源配置、风险管控、统计监测、信息批露、尽职免责等绿色金融管理制度;改进信贷政策,按照科学审慎的要求,及时调整信贷政策,明确绿色信贷重点支持、限制和禁止准入领域;优化流程管理,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手段实施授信流程再造,提高绿色金融客户接洽、尽职调查、审查、审批、放款等环节的服务效率。其三,丰富产品体系,打造业务特色。发展绿色信贷,推动绿色信贷流程、产品和服务创新,为绿色信贷开辟绿色通道,提高绿色授信的审批效率。重点支持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积极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股权质押、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质押、排污权、碳排放权质押等绿色金融创新。

 

连平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

“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服务要向更高水平迈进,需要在货币政策、金融改革、金融创新、金融开放、资本市场功能、绿色金融转型等方面不断优化和提升,推动和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任务的落地和实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要求,我国未来一个时期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了未来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有机结合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力;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源,金融的功能就是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两者互促共生。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服务与支持。未来应以高水平金融服务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要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从完善和优化宏观政策入手,保持货币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协调性和稳定性。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与此同时,全球疫情影响反复,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甚嚣尘上,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世界经济进入新的动荡时期,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全球性通货膨胀来袭,美联储罕见推行严厉收紧的货币政策,世界经济下行趋势已然形成,2023年欧盟、美国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可能走向衰退。针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我国宏观政策需要有针对性、灵活性,实现逆周期调节,协调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关系,兼顾短期波动与长期发展,保持经济运行稳定和可持续,为深化金融改革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护航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货币政策首先需要灵活适度,把握好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力度和节奏,保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稳定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加强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保持房地产市场融资处在合理水平,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持续有效支持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坚持以我为主原则,兼顾好内外均衡,继续深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跨境资本的有序流动和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合理均衡。货币政策要统筹规划,加强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房地产政策间的协调配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化金融改革创新,促进扩大内需战略与供给侧结构性有机结合,将有助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供给侧改革关注的是资源配置效率,扩大内需战略不仅是刺激总需求,而是要将重心从投资驱动转向主要由消费驱动,尤其是通过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来释放消费增长潜力。在全面激发消费潜力方面,金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改革创新,不断增加对消费领域的金融资源投入,建立更为完善的消费金融服务体系,从覆盖范围、服务层次、产品种类等方面入手,破解供给端难题。鼓励和支持国有和民营金融机构设立消费金融公司,针对性地服务消费需求。借助互联网技术和银行网点布局,打造以消费为特色的专业网点,推动金融服务消费常态化进程。进一步创新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加大金融服务对新的消费增长点的倾斜力度,促进金融服务新的商业模式融合。以创新型消费信贷模式、金融产品以及金融服务方式为抓手,着力加强对中低消费群体的金融支持力度,充分挖掘国内消费潜力。在支持消费的同时,金融还应加大力度支持国家重点投资项目建设,促进投资合理增长,增大内需释放动力。在金融支持扩大内需战略落地的同时,继续以金融资源精准投入推动供给侧的优化和改善,以种类更多、更加适配的产品供给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有效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资本市场在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也是战略性支持国家科技攻关的有效武器。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健全资本市场功能将有力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应依靠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增强市场有效性,引流金融活水滴灌实体经济。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和资产配置功能。通过资本市场平台,积极引导各类创新要素集聚,服务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兼顾新兴产业占比增加和传统产业升级,充分激发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和北交所对创新的引领支持作用,形成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有力支撑。鼓励和支持发展私募股权投资,激发风险资本活力,扩大创新资本体量,化解资金投入瓶颈,实现金融资源与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充分激发资本市场的配置资源潜力,综合统筹再融资、并购重组以及股权激励等机制安排,淘汰落后产能。通过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在让投资者享有上市公司创造的财富成果的同时,优化升级投资者结构,帮助投资者在不同金融市场进行有效的资产配置。推动资本市场进一步扩大开放,建立健全双向开放的制度体系,提振市场信心,吸引境外投资者更多参与国内金融市场,实现资本供给提质增效,更好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

金融高水平服务实体经济需要科技高质量为金融赋能。在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我国金融业态正在金融科技大发展下得以重塑。各类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迅速融入到金融产品和服务之中,成为金融业长足发展的关键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走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之路已成为金融机构实现效率提升、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的必然选择。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有效配置金融资源,促进金融效率的提升、金融结构的变革和金融普惠性的增强。数字金融所展示的最大优势就是支持和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未来数字金融需要政策给予更大程度的配套支持,凸显金融科技对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作用,以具有数字经济特征的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模式,更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应更加注重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不断扩大金融科技底层技术的适用范围。充分考察数字基础设施的发展状况和可获得性,探索解决差距的可行方案来增强金融普惠程度,推动数字技术成为普惠性增长的全新驱动力,以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提升。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基础技术原创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降低技术使用门槛,以立足于多元市场需求来创新金融科技,有效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离不开金融的绿色转型。未来应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激励力度。健全财税扶持体系,加快完善以风险补偿、政府贴息为主的绿色金融鼓励支持政策,结合地方生态环境和产业特点开展针对性的绿色金融改革试点。金融机构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探索适合区域行业特点的转型绿色金融产品和工具,加强个性化绿色金融产品的研发。针对性地解决绿色投融资中存在的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和产品工具不足等问题。应尽快出台完善统一的绿色金融监管和评价标准,建立健全绿色金融防控体系。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引导,建立量化考核机制,适当提高绿色金融发展指标在金融机构绩效考核中的占比。加快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建立环境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绿色金融的市场透明度,降低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信息获取成本,加快实现经济绿色转型。

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有助于推动双循环格局下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通过金融开放,可以破除阻碍金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激活市场创造力,在全球范围内提高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在疫情反复和国际环境存在较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能力,需要继续加大金融开放的广度、深度乃至力度,稳步扩大金融双向开放。未来应充分利用国内市场规模和内需潜力巨大的优势,吸引全球资源汇聚我国,打通金融市场与金融基础设施之间的堵点,形成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捷通道。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积极推动人民币跨境业务创新,进一步扩大跨境人民币交易覆盖范围,为实体经济跨境交易提供更加多元、更为便利的金融服务。依托金融科技建立全面覆盖的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国际数字金融平台,打造自贸区离岸金融生态圈,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贸区服务对外开放的潜力,推动其金融服务功能上升至新的高度。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开辟金融制度创新“新高地”,建立与高水平自贸区相适应金融监管体系。

 

明明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发展,与领先国家之间的差距不断迫近,传统的要素投入型增长模式面临瓶颈,需要积极探索创新驱动型增长模式。在经济转型过程当中,我国金融体系的结构也需要产生适应性变化。”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我国历来重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对于过度投机导致的脱实向虚倾向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持续强调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近十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金融工作,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获得明显提升。

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始终处于主导地位。2012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5.8万亿元,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的占比为52.1%;2021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达到31.4万亿元,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的占比为63.6%。2012年至2021年期间,贷款在社融当中的比重始终在50%以上。虽然这一比重较2002年的91.9%已经有明显的下降,但总的来说,近十年来我国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主要抓手仍为间接融资。

金融体系结构需要适应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赶超型经济体适合采取商业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主要是因为赶超型经济体通常也是要素投入型经济体,通过商业银行主导金融资源调配,能够更好地与产业政策相配合,从而带来经济增长的“后发优势”。但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发展,与领先国家之间的差距不断迫近,传统的要素投入型增长模式面临瓶颈,需要积极探索创新驱动型增长模式。在经济转型过程当中,我国金融体系的结构也需要产生适应性变化。对于创新驱动型经济体而言,新科技、新商业模式的尝试将层出不穷,处于生命周期前半段的企业融资需求会比较旺盛,但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往往更加侧重成熟期以后的企业融资,因此,金融资源的供需极有可能产生错配。通过各种定向的货币政策工具固然可以起到引导贷款投向的作用,但长期而言,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才能为创新驱动型经济体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注重长期效果。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方首席代表周小川2021年6月在陆家嘴论坛演讲当中提到,“在观察和分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上,要注意可持续性,要注重长期效果”。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长期效果,关键在于找到长期抓手,从而以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持续促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也是未来金融系统的重点工作方向之一。立足当前,展望未来,笔者认为在提升直接融资比重的过程中,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两个重要的长期抓手,分别是民营企业和绿色低碳发展。

“通过构建体系完整、层次清晰、功能互补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从纾困民营企业到助力科技创新的全过程,更好地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长期作用。”

民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当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充分肯定民营企业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并对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的困难表达关切,提出落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自座谈会以来,纾困民企始终是一项重要任务,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初期,“疫情防控债”等新品种及时出台,缓解了民企的融资压力。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作为一项工作任务,表明当前对于民企的纾困举措依然不能松懈。

纾困之下,民营企业获得的间接融资支持明显提升,在政策、规模和融资成本方面都有所体现。一是政策方面,支小再贷款额度持续增加,截至2022年6月末,支小再贷款余额为1.4万亿元,2018年末仅有2172亿元。此外,2022年二季度开始,人民银行还将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的激励资金支持比例由1%提高至2%,意在强化正向激励。二是规模方面,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持续增长,2022年三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3.16万亿元,同比增长24.6%,比全部贷款余额增速高出13.4个百分点。2018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为5.9%,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这一比重已经提升至11.0%。三是融资成本方面,2022年6月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82%,较5月下降37个基点,而2018年末,这项利率水平为5.88%。总的来说,2018年民企纾困工作开启以来,我国信贷结构当中的普惠小微占比稳步提升。根据人民银行2022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当前人民币贷款余额呈现“普惠小微、制造业、基建、房地产贷款大体占全部贷款余额的一成、一成、两成、两成半”的格局。

民营企业在直接融资市场仍面临较大的困境。虽然民企获取信贷资源的能力不断提升,但在直接融资市场上的困境依然明显。2018年至2021年,民企债券净融资规模分别为-1726亿元、-3031亿元、-1647亿元和-3629亿元。截至2022年10月末,民企债券净融资规模为-1507亿元,债券直接融资依然处于收缩阶段。民企债券端面临的困境,主要与违约风险导致的信用分层现象有关。2018年民企债出现违约潮,投资机构对于企业性质的关注度大幅提升;2021年开始,民营地产企业的信用危机愈演愈烈,使得更多机构对民企采取“一刀切”的态度。不过好在监管层对于民企债券融资的帮扶态度十分明确,近年来推出较多支持工具进行对冲,包括利用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信用保护工具等进行增信发行,以及推出疫情防控债、科技创新债等新品种,拓宽民企债券融资渠道。2022年3月,证监会宣布将通过创新债券品种、优化融资机制、市场化增信等方式持续拓宽民企债券融资渠道,6月又决定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交易费用应免尽免。从实际效果来看,监管层的引导还需结合市场主体的积极配合,预计随着存量民企风险的逐渐出清,市场对于民企债券的信心将有所恢复,债券直接融资渠道有望迎来修复。

除信贷、债券外,助力科技创新还需要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共同努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当中的民企占比超过七成,因此,纾困民企对于支持科技创新而言同样意义重大。解决生存问题之后,更要谋求创新发展,这就需要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配合。近年来,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持续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