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来源:《中国外汇》2022年第22期

上海是我国涉外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承担着“五个中心”建设等国家战略,外贸进出口总值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做好外汇管理服务、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对推动上海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意义重大。

外汇管理服务上海实体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总局指导下,外汇局上海市分局(以下简称“上海市分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外汇管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宗旨,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等区域改革创新和持续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着力点,大力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为上海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汇营商环境。

外汇管理改革先行先试取得众多突破,“试验田”作用凸显

自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上海市分局在总局指导下,共印发4版外汇改革试点实施细则、出台21项创新举措,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与外债意愿结汇、银行办理直接投资外汇登记等一批创新型制度取得实效,先后在全辖或全国复制推广。临港新片区成立后,上海市分局先后开展外债一次性登记、外债便利化额度等多项试点,支持临港新片区特殊综合保税区建设“离岸贸易产业集聚区”,指导银行为真实合法的离岸贸易提供更加便利的贸易结算和融资服务。2022年上海市分局在临港新片区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围绕推进跨境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落实“放管服”改革和放宽资本项目汇兑限制三个方面,推出9项资本项目改革措施和4项经常项目便利化措施。目前所有试点政策均落地见效,大幅拓宽了临港新片区企业跨境投融资渠道,有效提升了企业跨境资金使用效率。

推动跨境贸易收支便利化,努力形成便捷、高效的经常项目可兑换新格局

经常项目交易是涉外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国际收支平衡的“压舱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市经常项目外汇管理通过在业务流程上做“减法”,在政策支持上做“加法”,为市场主体从事对外贸易活动降成本、增绩效。

力推货物贸易收付汇便利化。顺应政务服务电子化趋势,实现贸易企业名录登记、贸易信贷报告网上办理。开展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连续4年更新便利化试点实施细则,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为优质企业实施贸易外汇便利化措施,赋予市场主体更多自主权。稳步扩大试点覆盖面,吸纳优质中小银企加入试点,引导企业树立“越诚信、越便利”的经营理念。截至2022年9月末,上海地区共有13家试点银行和157家试点企业参与试点,累计发生144930笔便利化业务,金额754.23亿美元。试点切实解决了银企单证审核痛点,节省了交易成本。助力五届进博会成功举办,每年出台汇兑便利指导文件,确保进博会“6+365天”收支汇兑顺畅。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凭线上电子订单、物流等交易电子信息,为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提供跨境结算服务,进一步拓宽了贸易新业态结算渠道。

实施服务贸易收付汇便利化。实现服务贸易对外支付税务备案电子化,便利线上“一次备案、多次付汇”,减少企业“脚底成本”。助力上海发展文化产业,落实“四大品牌”战略,支持F1赛车、网球大师杯、足球俱乐部、展会演出等收支汇兑顺畅,丰富提升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文化生活。

切实满足个人外汇需求。以“数据为引领”,围绕“小额便利、大额规范”原则,切实提升个人外汇业务的便利化水平,妥善满足个人差异化用汇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开展外籍人才薪酬购付汇便利化试点,外籍人才可“一表式”分次、跨行、零审单实现薪酬购汇,极大提升外籍人才薪酬购付汇效率,增强上海的人才吸引力。

稳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 促进跨境投融资更加便利

上海资本项目改革按照先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试点,成熟后全辖推广的方式审慎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市分局按照总局部署大幅简化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管理,加强对外直接投资分类管理,直接投资已实现基本可兑换。建立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不断丰富市场主体的融资渠道,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优化总部机构运营环境,提升总部型经济能级。截至2022年9月末,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877家、523家。2012年,上海市分局率先在全国开展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积极支持上海将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纳入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综合性政策框架。2022年,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启动,实现了“集团内部打通、经常资本打通、境内境外打通、本币外币打通”四个打通,超大型跨国公司财资管理效率持续提升。截至2022年9月末,共有153家跨国企业集团开展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服务境内外成员企业2322家。此外,上海市分局还为辖内总部机构牵头办理上市公司跨国公司员工股权激励计划提供细致周到服务。截至2022年9月末,上海登记的境外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已达358家。

多措并举纾解融资难题,精准支持创新型经济成长。上海市分局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企业需求特点,积极畅通创新企业跨境融资渠道。一是支持科创企业股东设立特殊目的公司境外融资并返程投资支持企业发展。目前上海个人特殊目的公司年均登记约500笔,解决了科技企业成立初期的融资难题。二是推进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开展便利化境外融资试点。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受所有者权益限制,宏观审慎管理模式下境外融资额度有限。2020年4月,经总局批准,上海市分局允许区内符合一定条件的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在5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2022年5月,试点范围扩大到上海全辖,企业主体扩大到专精特新企业,额度提升至1000万美元,切实解决了创新企业融资难瓶颈。三是吸引合格境外股权投资基金,扩大创新型经济资金来源。截至2022年9月末,上海已有86家外资私募股权投资(PE)通过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业务开展股权投资,投资金额约50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