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稳准购买境外专利

来源:《中国外汇》2022年第22期

近年来,我国企业跨境购买境外知识产权已不是新鲜事,尤以购买境外专利的诉求较为多见,但与著作权、商标权相比,境外购买专利更具难度。主要原因是境外专利的买卖不仅备受市场关注,也需要符合相关合规要求,整体收购程序较为复杂。笔者曾经历了一项境外专利从商务接洽、谈判到转让合同签订,再到交易实施的完整过程,成功受让了一项境外软件发开技术。本文将结合上述技术转让案例的经验,向读者介绍购买境外专利的工作要点。本文所述的境外专利购买仅指境外专利所有权的转让,境外专利使用权的许可不在本文讨论场景中。

前期预备:最大限度地完成国内工作

作为买家,中企在确定去境外谈判购买前,可在国内完成最大限度的预备工作。预备工作的高质量完成有助于境外工作小组的现场谈判以及国内决策机构的快速决策。预备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判断所购专利技术和自身业务的匹配程度;查询拟购买专利的法律状态;检索采购行为发生的具体国家/地区对于专利跨境买卖的法律规定和合规要求;准备我国境外投资的申报手续;预估国内资金汇出流程,尤其是境外到账时间;匹配我国关于境外专利购买的税收规定;如果涉及融资事项,还需提前对接银行等资金提供方,做好融资准备工作。

在上述预备工作中,第一项,判断专利技术和自身业务的匹配程度最富挑战性。企业可安排特定技术人员对拟购买的境外专利进行研究。首要的资料来源是境外专利局的登记信息,可以找境外专利代理机构先检索相关技术信息,尽量取得完整的研究资料;由于技术要点本身并不完全体现在专利登记中,所以缺少技术资料会给企业评估匹配度带来较大难度。若境外专利已授权给部分企业使用,企业可以争取接洽授权使用方来获取专利研究素材和技术使用实践信息。特别是对于非本行业的技术,企业应尤为谨慎,专利本身的特征、先进性、和拟新增业务的匹配度以及达成技术购买目的的可行性等,都需事先做详尽分析。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可借助国内高校的研究力量来完成上述技术预备工作,一般可以与高校的专业院系的团队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专项咨询合作,高校的专业团队不仅在预备工作中可以参与,还可以作为技术顾问参与整个境外专利的购买过程;高校专业团队不仅可以对境外专利和企业的匹配度做分析,还可以比对境外专利和国内专利、境外拟购专利和境外类似专利,做较多层次的技术分析。

此外,人力资源保障非常重要,建议企业成立一个工作小组。小组成员一般包括:可对相关事项做决策的公司领导、技术人员、商务人员、法律顾问,财务人员和翻译亦可作为小组成员。工作小组在国内可以牵头上述预备工作的有序开展并根据境外反馈的情况做国内工作的调整;在境外可参与现场的尽调、谈判、合同起草、合同签订、项目备案等工作,同时根据现场签约情况,指挥国内财务等部门进行交易款项的支付等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境外中介机构的选择也可提前展开。如提前选定境外律所事务所和专利代理机构;是否选聘评估机构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选聘评估机构的优点是,评估机构可根据相关原则对境外专利做出价格评估,并展示价格形成机制和类似专利的市场价格,作为购买方的中企可较为容易地阐述定价机制和价格形成的合理性。

境外谈判:多方入手力争达成交易

国内预备工作完成后,企业可尽快将工作小组派往境外,开展现场工作,尽可能达成交易。笔者的经验是工作小组应抱着签好合同、敲定交易才回国的决心去境外现场工作,谈判过程不宜拉得太长,尤其是目前优秀的境外专利并不愁出售;如果打散谈判过程,分几次去境外谈判,每次大概率都是重新开始谈判,不利于交易的达成。

首先,企业在境外可对计划转让的专利情况进行法律复核。如专利有效性和合法性的复核:专利权属的法律复核,专利权属直接影响到交易对手的确定;专利申请效力覆盖国家和地区的复核,做好未覆盖国家和地区的申请预案;专利在特定国家和地区的优先权期限的复核;专利纠纷案件的复核,尤其应关注该专利是否存在被申请无效的案件,要确定是否存在专利被认定无效的可能性;专利的保护时长,专利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申请的,要汇总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保护时长情况;专利的许可授权图谱、许可纠纷和许可合同的实际履行情况等等。

其次,要开展专利转让相关的合规复核。以《美国出口管制改革法案》《美国双边投资条约范本》和《外国投资风险评估现代化法案》为代表,部分国家和地区性的政府管制法案对外国企业购买本国专利和技术进行了一定的约束,一些特定技术受到了转让限制甚至转让禁止的管制,这给中企购买境外先进专利带来实质性障碍。《欧盟出口管制法》几经修订也落地生效,该法案对于欧盟专利转让情况给与了相关审批和合规要求;欧盟委员会出台的《关于两用物项贸易管制内部合规制度的建议》中,强调出口审查程序的目的在于防止出现违反贸易限制和管制法规的情况。企业须在转让合同签订前充分了解、履行标的专利所需的审批或报备工作,即使相关审批和报备程序均约定由出售方完成,也仍要做出相关评估,毕竟最后交易无法达成的风险实际是由中企承担的。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