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多跨协同 聚焦实战 监管科技力推地下钱庄打击治理转型升级

来源:《中国外汇》2023年第2期

地下钱庄是一种特殊的非法金融组织,游离于金融监管体系之外,利用或部分利用金融机构结算网络从事非法买卖外汇、资金清算等非法金融业务,其本质是未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非法金融业务。随着科技和金融“跨界融合”逐步深化,地下钱庄也在不断迭代变异,专业性、隐蔽性、传染性更强,打击治理难度更大,助长了跨境赌博、骗税骗补等各类上游犯罪。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下称“浙江省分局”)联合浙江省公安厅等七部门开发建设“中岛”平台,有效整合利用相关监管部门数据资源,借力监管科技有效提升地下钱庄打击精准度,并从多维度发力,强化综合治理,有力保障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地下钱庄迭代变异给监管部门带来新挑战

地下钱庄呈现出“跨区域”特征。早期的地下钱庄多是以亲缘、地缘、族缘为纽带的团伙式运营,如侨乡钱庄(活跃于江浙闽等地)、潮汕钱庄(横跨粤港澳)等,地域性比较明显。随着现代信息通讯工具更加多样化以及网银支付等支付结算工具创新发展,地下钱庄也突破了原有地域限制,交易行为更具隐蔽性。据统计,浙江近年破获的地下钱庄案件虽然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及传统钱庄经营地,但所涉交易遍及全国各地,跨地域尤其是跨省份特征明显,同时境外交易涉及我国港澳台地区、部分发达国家和少数中东国家。

地下钱庄呈现出“高科技”特征。随着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探索应用方兴未艾,地下钱庄违法犯罪生态发生巨大变化。地下钱庄团伙在境内以本币购买加密货币,通过互联网在境外出售加密货币以取得外币存款或现钞,实现资金跨境汇兑和转移,相关资金运作完全脱离监管视野。有些地下钱庄团伙还会将传统型手法与新型手法叠加组合使用,如跨境对敲基础上叠加跑分平台、虚拟货币等,资金链条更长、流转速度更快、流转路径更复杂,资金流转过程就是清洗过程,这些操作手法专业性、传导性、隐蔽性更强,监测分析难度极大。

地下钱庄呈现出“卫星式”特征。近年发现的某些大型地下钱庄的模式,形成以一两个资金雄厚、“信誉好”的地下钱庄为主体,拖带若干小型卫星钱庄的地下钱庄网络。该类地下钱庄有些是在规模扩大后,出于管理和运营需要,不同地下钱庄经营者之间通过资金拆借,业务组团合作等方式,构建了跨市场、跨地区和跨行业的经营网络;有些地下钱庄经营者以“狡兔三窟”的形式,将其业务“化整为零”分散隐藏于其搭建的经营网络中;有些地下钱庄经营者通过寻求其他钱庄的合作,可在更大范围内调度使用资金,借用各个钱庄的资源优势扩大规模。

搭台建模提升打击地下钱庄精准度

“中岛”平台建设思路。依托全国外汇数据研判中心资源优势,浙江省分局联合浙江省公安厅、浙江省税务局、杭州海关等7部门开发建设“中岛”平台,这既是数据模型的平台,也是监管合作的舞台。“中岛”平台利用隐私计算技术,无需获取各部门原始全量数据即可实现各单位数据融合共享,主要包含模型创建、模型规则分发、运算结果接收、结果二次计算以及批量线索输出等功能,既解决了各监管部门高度物理隔离下数据共享的需要,又突破了各部门内部数据安全性难以保障的难题。日常工作中,“中岛”会将应用条件、研判请求、建模要求传递给各个部门的计算子网,取回反馈结果数据存入“中岛”,进行模型二次计算,实现各监管部门“谁也不违规、谁也不吃亏、谁都得实惠”的目标。由于其独创性及实战性,“中岛”平台荣获“2021年浙江省改革突破奖提名奖”。

跨部门联合建模思路。“中岛”平台首个“买单配票”模型融合了“汇警税关”四部门数据,通过各自研发的4个子模型共计19个异常特征对可疑市场主体进行分析研判,经过“中岛”平台进行交叉验证后,完成可疑线索输出。第二个“骗购外汇”模型也已上线测试,融合外汇、公安和税务三方数据,针对性筛查购买进口报关数据骗购外汇的主体异常特征,目前已完成一次测试运行,输出的重点线索已立案侦办,后续将根据侦办过程中了解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升级模型特征。第三个“空壳公司”模型正在研发中,主要针对容易涉嫌犯罪的高风险主体而非具体的某类犯罪行为,通过监测实现“打早打小”的目的。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