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从跨境投融资视角看债券市场国际化

来源:《中国外汇》2022年第4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债券市场在金融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债券市场化交易形成的价格为金融资产定价提供了基准收益率;金融机构通过债券市场进行流动性管理;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较少,债券是更受企业和投资者欢迎的投融资工具。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和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债券市场国际化有助于提高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效率和我国居民的整体福利水平。

债券市场国际化的意义

过去十年我国债券市场蓬勃发展,尤其是2017年以来年均增速达到15%。截至2022年末,我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144.8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为我国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进一步推动我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推进债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债券市场国际化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国外机构(非居民)“引进来”到中国国内债券市场投资、发行债券以及提供承销、评级等服务;二是中国居民“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发行债券以及提供相关服务。

首先,国际金融机构进入我国债券市场带来的竞争压力、对制度环境的需求以及先进的投资理念,有助于推动国内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比如,国际投资者对于信息披露、评级制度和违约处置等方面的高标准要求促进债券市场相关制度的完善。境外机构参与我国债券市场可以提高债券投资者的多元化程度,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和交易活跃度。境外投资银行的承销经验和竞争压力有助于国内承销机构提高自身竞争力。

其次,债券市场国际化有助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国内过去的高储蓄逐渐走低,会导致资本输出减少,新发展格局需要将重心从过去的提高对外投资效率过渡到提高外资“引进来”质量。对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而言,债券融资是高效吸引外资的重要方式。相较于股票和直接投资,债券融资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轻,利率债基本上不存在信用风险,外国投资者更容易接受。

再次,债券市场国际化有助于提升跨境投融资水平。境内投资者通过境外投资获得更高收益,并通过国际多元化投资降低风险。债券市场国际化有助于融入低成本海外资金,提高人民币资金的使用效率。国际机构进入我国债券市场还有利于推动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最后,债券市场国际化与人民币国际化相辅相成。高质量、国际化的债券市场能够为境外机构持有的人民币提供安全、收益稳定、流动性良好的投资品种,更好地发挥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职能。境外机构在国际贸易投资中愿意使用人民币进行支付和结算,又能进一步提升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吸引力。

债券市场国际化现状

我国债券市场国际化进程始于本世纪初,已走过二十多年历程,取得不俗成就。尤其是2016年人民币正式纳入特别提款权(SDR)篮子,我国债券市场国际化发展不断提速。

“引进来”:境外机构参与我国债券市场

从融资端看,境外机构通过发行熊猫债在我国债券市场融资。熊猫债的发行人包括纯境外机构和中资红筹企业,已涵盖政府类机构、国际开发机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自2005年国际开发机构首次发行熊猫债,熊猫债市场整体发展平缓。随着相关监管政策逐步完善,2015年以来,熊猫债市场发展加速。2022年12月2日,人民银行、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境外机构境内发行债券资金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22〕272号,以下简称“272号文”),进一步放松了熊猫债发行的相关政策约束,简化账户要求,明确募集资金可自由使用,并放宽衍生品套保要求。

从投资端看,境外机构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参与我国债券市场投资。目前境外投资者可以通过直接入市、债券通、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RQFII)等多种方式投资国内债券市场。一是在规模上,截至2022年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达到3.5万亿元,占我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的比重为2.4%。其中,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为3.4万亿元。二是在债券品种上,境外机构持有国债2.3万亿元,占比67.7%;政策性金融债0.7万亿元,占比22%。三是在投资者上,境外机构投资者范围不断扩大。2017年以来,中国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投资者范围从境外央行类机构、人民币境外清算行和参加行,稳步扩大至商业银行、资管机构、养老基金等,进入银行间市场的境外机构数量从407家扩大至2022年末的1071家,涵盖包括主要发达经济体在内的约70个国家和地区。四是在国际影响力上,2021年10月,我国债券被纳入彭博巴克莱、摩根大通、富时罗素三大国际指数,这是我国债券市场国际化新的里程碑,必将进一步带动境外机构投资我国债券市场。2022年5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五年一次的SDR定值审查中,将人民币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人民币资产的国际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从中介端看,境外金融机构在我国债券市场积极开展相关业务。2018年6月,穆迪、标普、惠誉相继在国内注册独资评级公司。2019年1月,标普申请A类信用评级牌照,可以在银行间市场开展全部类别的信用评级业务,标志着标普正式获准进入中国开展信用评级业务,也标志着我国信用评级市场迎来实质性的对外开放。自2011年起,多家外资银行的中国区主体获得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资格。

“走出去”:境内机构参与境外债券市场

我国境内机构境外融资的重要方式是发行离岸的中资境外债,主要包括中资外币债和离岸人民币债券两大类。

中资外币债包括美元、欧元、港币以及新元等多币种。2015年,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推进企业发行外债备案登记制管理改革的通知》(发改外资〔2015〕2044号),取消企业发行外债的额度审批,实施外债备案登记管理。2016年,人民银行从试点到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可在跨境融资风险余额上限范围内自主开展本外币跨境融资。外债管理政策创新和“松绑”便利了中资境外债的发行,中资境外债发行量迅猛增长。根据万得(Wind)统计,截至2023年2月13日,存续中资境外债共计3816只,规模达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