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金融服务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陕西实践

来源:《中国外汇》2023年第10期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有力促进了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合作与互惠共赢,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新引擎。陕西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被国家赋予建设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通道和开发开放枢纽等重大任务。十年来,陕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交流合作持续深入,跨境收支规模从2013年的115亿美元增加至2022年的219亿美元,年均增长7.42%,经济往来覆盖132个沿线国家和地区;双向直接投资规模累计达120亿美元,推动了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能源、粮油产业的深度合作和快速发展;2022年陕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规模1128.9亿元,在全省进出口总值中占比提升至23.3%。

十年来,陕西省金融外汇部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立足丝绸之路起点和共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优势,精准对接建设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通道和开发开放枢纽等三大任务,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持续提升金融外汇服务效能,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陕西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

精准对接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建设  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高水平开放

陕西省金融外汇部门高效结合“一带一路”共建与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以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为着力点,大力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稳步推进跨境人民币使用,积极争取资本项目开放试点,持续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高水平开放,先后批复陕西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相关试点14个。

制度引领,支持自贸试验区开放新高地建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是国家赋予陕西自贸试验区的一项重要使命。2017年4月陕西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陕西省金融外汇部门陆续出台了金融服务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36条意见、推进陕西自贸试验区外汇管理改革试点16条实施细则、7项陕西自贸试验区外汇创新业务、促进金融外汇支持陕西省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23条措施,鼓励引导陕西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大幅拓宽自贸试验区企业跨境投融资渠道。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6年来,累计形成改革创新案例725个,在全国复制推广33项改革创新经验,在省内复制推广83项改革创新成果,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截至2022年末,陕西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9.67万家,其中外资企业934家,新增企业注册资本1.17万亿元,以不足全省1/1700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约70%的进出口总额,吸引的来陕外商直接投资约占全省的40%。

效率提升,推动跨境贸易收支便利化。陕西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中,货物贸易占比近九成。跨境贸易既是“一带一路”共建的“压舱石”,更是“助推器”。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外汇局陕西省分局始终聚焦跨境贸易,在业务流程上做“减法”,在政策支持上做“加法”,为市场主体参与“一带一路”相关外贸活动降成本、增绩效。如开展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切实解决银企单证审核痛点,跨境贸易资金结算办理时间大幅压缩至3分钟以内。截至2022年末,陕西省共有6家银行和64家企业参与试点,累计发生8404笔便利化业务,金额111.92亿美元。又如开展外籍人才薪酬购付汇便利化试点,4家银行19家网点首批开展试点,业务办理时间由原来平均30—60分钟缩短至10—20分钟。截至2022年末,外籍人才薪酬购付汇便利化试点累计办理业务327笔,薪酬购付汇金额459.49万美元。

试点先行,建设跨境投融资高效通道。十年来,外汇局陕西省分局大幅简化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管理,加强对外直接投资分类管理,不断丰富市场主体融资渠道,精准推进面向“一带一路”的高水平开放。推进资本项目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允许企业将境外资本项下收入用于境内支付时,无需事前向银行逐笔提供真实性证明材料。截至2022年末,共办理资本项目收支便利化业务4947笔,金额46.1亿美元。推进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外债便利化试点,截至2022年末,已成功落地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外债便利化试点业务19笔,累计金额2633.7万美元。推进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率先实现了“集团内部打通、经常资本打通、境内境外打通、本币外币打通”,截至2022年末,辖内3家企业获准开展试点业务,累计落地业务规模2.6亿美元。推进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跨境资产转让和外商直接投资境内再投资免于登记三项试点,共建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踔厉奋进,全力推进跨境人民币使用。十年来,陕西省金融外汇部门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深化、范围拓展和便利性提升方面深度参与,积极扩大人民币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跨境贸易和投资计价、结算的使用。出台《关于深化“放管服”落实“本币优先”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实施意见》,明确扩大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对外投资、贷款和发债中的优先使用,推动陕西首笔中国—印尼双边本币结算机制(LCS)业务落地。打造“通丝路”跨境电商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搭建了“人民币网上丝绸之路”,将陕西乃至全国特色产品推向全球,被商务部评选为第三批“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截至2022年末,“通丝路”平台注册企业超过300家,陕西与9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发生人民币跨境收付累计1813.17亿元,占全省跨境人民币收付的41.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20个百分点。

精准对接贸易通道建设  推动中欧班列长安号高质量发展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提出“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陕西省金融外汇部门精准对接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创新开发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中欧班列长安号融资应用场景,积极对接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等,构建全方位的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金融支持体系。

政策推进,提升金融外汇服务中欧班列的效能。2020年以来,陆续出台《关于金融支持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暨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全力提升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运行效能的通知》,提出了支持创建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等13条具体政策措施,并从探索数字工具、实现银企互通、促进线上融资、践行普惠金融等8个方面提供政策保障,推出了两个全国“首创”,即首创推进中欧班列长安号产业链相关企业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允许相关企业在不超过等值2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首创推进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暨“一带一路”对外承包工程试点企业借用国内外汇贷款境内结汇使用。截至2022年末,两项试点累计金额1106.5万美元,其中2022年中欧班列长安号产业链相关企业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较2021年增长6倍。

科技赋能,构建银企互通平台扩融资降成本。外汇局陕西省分局指导西安国际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