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路径

来源:《中国外汇》2023年第11期

近期人民币国际化又有新进展,在原先央行货币互换的基础上,中国与很多贸易伙伴签署了双方贸易可选本币结算的相关协议。人民币的国际化路径从现状看更依赖贸易基础,特别是货物贸易,体现了制造业立国的中国特色。从客观数据分析,人民币国际化与美元、欧元等差距仍较大,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货物贸易+货币互换+双边本币结算,这一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币国际化之路,未来仍有关键的节点需要突破。

人民币国际化的中国特色

央行货币互换+双方贸易本币结算,这实际上是在现有的美元、欧元为世界主流货币,人民币尚未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的基础上,以中国为中心,以实际贸易为纽带,构建了一个人民币国际化的网络,且该网络与现行美元为主的全球货币体系并行不悖,未与美元、欧元发生正面冲突,因为两国之间的贸易,使用两国自己的本币,天经地义。

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与欧元当初的思路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欧元的思路,是以德法为核心,且德国马克和法国法郎当时都早已是自由兑换货币,联合欧洲其他小国,成立欧洲央行,使用新创设的欧元这一统一货币。欧元实际上是欧盟一体化在货币方面的体现,直接参与欧元体系的国家,让渡了自己的货币发行权,并因为货币结盟,内部交易成本降低,资本流通更便捷,货币的信用度也更高,逐步扩大了在欧元区以外的欧元使用范围。人民币国际化之路,既没有盲目依赖人民币资本项下的可自由兑换,也没有像欧元那样要求结盟的国家直接放弃本币,而是采取了更为平等互助的货币互换+本币结算模式,更看重长远,道路也更曲折。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评估

人民币的国际化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去观察。

静态维度可以看海外留存的人民币,特别是官方留存的人民币,这一口径可比性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3月31日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数据显示,人民币在COFER中占比近年来整体呈波动上升态势,2022年四季度为2.69%,位居全球第五位。同期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为58.36%,仍是全球主要央行持有规模最大的储备货币,其次是欧元、日元、英镑,占比分别为20.47%、5.51%、4.95%。上述数据表明,当前人民币还未成为官方外汇储备货币的主流选择。

动态维度可以看人民币的跨国流通,这点可以参考中国银行发布的跨境人民币指数(CRI)。CRI反映人民币在跨境及境外交易使用的活跃程度,从侧面体现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状况的指示性指数。该指数由“出、转、回”三个部分组成,分别跟踪人民币在跨境流出、境外流转及跨境回流三个关键环节的使用活跃程度。这一指数从5年前的260左右稳步上涨到2022年四季度的344,人民币跨境使用越来越活跃。

但是,细分来看,2022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2.07万亿元,同比增长7.7%,同期货物贸易项下人民币结算规模接近8万亿元,同比增长37%,远远高于同期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的整体增速,货物贸易成为拉动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增长最突出的贡献因素(2022年双向直接投资人民币跨境使用、跨境证券投资人民币结算的增长率均为11%)。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最有中国特色的部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