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聚焦中小微企业 打通汇率避险服务“最后一公里”

来源:《中国外汇》2023年第13期

对外贸易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随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日趋常态化,提升外贸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对于促进企业稳健经营、实现稳外贸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全国开放型经济大省,浙江聚集了众多涉外企业,外汇局浙江省分局(下称“浙江省分局”)将优化汇率避险服务作为近年来工作的重中之重,并结合外汇局金华市中心支局(下称“金华市中心支局”)对辖内1570家涉外企业的实证分析结论,就进一步做好汇率避险服务工作提出建议。

正确认识基于风险中性的汇率风险管理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小组发布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指引》,汇率风险中性是指企业把汇率波动纳入日常的财务决策,聚焦主业,尽可能降低汇率波动对主营业务以及企业财务的负面影响,包括对进出口净敞口头寸以及对资产负债净敞口头寸的影响等,以实现预算目标达成、经营业绩可预测以及管理投资风险等主营业务目标。简单理解就是,企业不判断汇率走势,不期望从汇率波动中获取超额收益,同样也不承担汇率波动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的损失,企业的预期收益率就是正常生产经营的合理目标利润率。

基于风险中性,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通过风险对冲来应对汇率变动对现金流及利润的冲击,将汇率风险控制在相对合理的范围,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细分来看,这一过程包括汇率风险识别、汇率风险评估、汇率风险规避、汇率风险评价。在汇率风险识别环节,企业需要对自身所面临的汇率风险加以判断、预计以及分析,明确风险因素;在汇率风险评估环节,企业需要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发生的损失程度进行度量;在汇率风险规避环节,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将风险控制在自身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具体策略包括外汇衍生品对冲、自然对冲、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价格转移等;在汇率风险评价环节,企业需要对风险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基于风险中性,企业在利用外汇衍生工具进行汇率风险管理时,其目的是套期保值,重在降低汇率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程度,而非进行投机,既不试图获取高额投资收益率,也不承担蒙受更大损失的风险。

中小微企业践行风险中性的难点

近年来,在外汇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企业风险中性意识不断增强,汇率风险管理能力显著提升。据外汇局统计,2021年企业利用远期、期权等外汇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的规模同比增长59%,企业外汇套保比率较2011年上升9.1个百分点,达到21.7%,2022年企业外汇套保比率进一步提升至24%。然而,从规模分布看,相较于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套保比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金华市中心支局对A股上市公司以及金华辖内企业汇率避险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开展外汇套保的企业集中在大中型企业,中小微企业占比虽有显著增长,但绝对占比仍较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难点:

一是一些中小微企业对套期保值认识不到位,外汇衍生品未能成为企业首选避险手段。在使用外汇衍生品开展套期保值时,远期汇率与到期日即期汇率存在差异是常态,远期汇率并不一定优于到期日的即期汇率,重在通过提前确定远期汇率排除后续汇率波动对本笔交易的影响。中小微企业往往混淆套期保值与投机概念,习惯以远期汇率与到期日即期汇率的优劣来衡量该笔外汇衍生品交易是否有效、是否规避了汇率风险,实际是将汇率避险工具视为投机套利工具,希望通过汇率避险工具实现无风险套利。金华市中心支局对辖内720家中小微外贸企业2022年以来的汇率避险行为进行动态跟踪发现,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决策呈现较为明显的顺周期性——在汇率短期走势对自身有利时,往往容易忽视汇率双边波动的风险,主动实施逆周期风险对冲的意愿不强。更有一些企业缺乏对外汇衍生品的正确认识,认为使用外汇衍生品可能会产生浮亏、需要承担一定的汇率避险成本,不愿将外汇衍生品作为企业的首选避险方式。

二是中小微企业内部缺少汇率避险量化管理体系和有效激励机制,汇率避险不够科学合理。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汇率风险管理体系,才能真正使汇率风险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最大程度排除主观因素对汇率避险的干扰。实践中,中小微企业的汇率避险往往缺少量化参考标准,汇率避险决策更多是依靠企业负责人的主观经验判断,导致套期保值的有效性受到影响。以套保比率的确定为例,理想情况下,涉外企业应该达到100%的套保比率,然而在实际环境中,由于或有交易、管理决策差异、信息不对称、市场不健全、套保成本等原因,企业实际套保比率往往难以达到100%。如何确定合适的套保比率,是众多中小微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此外,不少中小微企业缺少汇率避险的有效激励机制,对套保“成功”的奖励力度远低于对套保“失败”的追究力度,导致财务部门主动实施汇率避险的意愿不强。

三是银行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汇率避险服务的意愿和能力有待提升。其一,商业银行开办外汇衍生品业务需要具备一定条件,涉及制度、人员、成本、风控等方方面面,因此部分银行特别是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微企业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地方法人银行对开办对客外汇衍生品业务较为审慎,直接影响其客户汇率避险意愿、对外汇衍生品的知悉度和使用率。其二,银行管理外汇衍生品履约风险手段单一。为最大限度降低自身承担的外汇衍生品业务风险,银行通常会要求企业在办理外汇衍生品时向银行给付一定担保措施,以确保不会因为企业违约而造成自身在银行间外汇市场违约。而在具体的风险控制方式上,则以保证金或占用授信为主,少有其他的风险管理替代方案。在汇率大幅波动时期,企业可能需要多次追加保证金,降低资金实力相对薄弱的小微企业开展汇率避险的意愿。

破解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痛点的实践与成效

针对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的痛点、难点,浙江省分局以提升理念、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厘清诉求为切入点,持续做好汇率避险服务,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浙江省参与汇率避险企业家数7.6万家,同比增长15.1%;汇率避险“首办户”企业达7163家,占全国比重约24%,位居全国第一;推出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支持汇率避险增信政策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占用成本超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