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立足“一产业、一园区、一走廊”耕好湖南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试验田

来源:《中国外汇》2023年第15期

建设自贸试验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两年多来,国家外汇管理局湖南省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湖南省分局)围绕湖南自贸试验区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引领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开展自贸试验区各项改革试点工作,当好金融外汇改革创新开拓者,耕好湖南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试验田。

推动实现“一产业、一园区、一走廊”战略定位

湖南作为沿海的腹地、内陆的前沿,位于中部崛起等多个国家战略的重要节点,担负着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重任。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高地的桥头堡,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部崛起、制造业强国、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方面,聚焦湖南特色及长沙、岳阳、郴州三个片区的特色和重点产业,提出了特色鲜明的差别化试点任务,探索片区联动、协同高效、竞相发展的新模式,着力于“一产业、一园区、一走廊”三大战略——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打造联通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投资贸易走廊。

挂牌成立两年多来,湖南自贸试验区119.7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开放潮声奔涌不息:长沙、岳阳、郴州三个片区新设企业突破22558家;新引进投资2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44个、总投资3620.98亿元,其中“三类500强(世界财富500强、中国企业500强和民营企业500强)”企业投资项目30个。湖南自贸试验区以全省万分之六的面积,贡献了全省近三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额,围绕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政府职能转变等,形成首批制度创新成果47项,其中全国首创性成果23项。其中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市场化升级新模式”在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域被选为可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的改革事项。

服务先进制造业发展和中非经贸深度合作

湖南自贸试验区获批以来,外汇局湖南省分局在扩大金融领域对外开放、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等方面不断推进改革试点,持续强化改革事项落实落细。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牵头的15项自贸试验区改革任务已完成14项,2项全国率先提出的改革创新举措已全部落地见效,其中“区内保税货物转卖外汇支付结算便利化”入选湖南省上报国家的13个创新案例之一。自贸试验区金融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惠及越来越多的自贸试验区企业。

一是深化改革、强化支持,着力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深化改革创新,扎实推动各项便利化举措落地见效,支持湖南自贸试验区立足于湖南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先进制造业优势,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对区内保税货物转卖给予外汇收支结算便利,减少企业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支持新能源、新材料企业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截至2023年6月末,区内保税货物转卖收支规模达5亿美元、办理业务202笔。积极推进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简化结算办理流程,现已有23家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参与试点,办理便利化业务37亿美元,占全省试点业务规模三成以上。切实推动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2023年上半年共办理便利化业务974笔,金额合计3.08亿美元。深入一线调研山河智能、三一集团等头部工程机械企业资金归集和跨境业务发展的需求,放宽自贸试验区内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准入条件,将企业准入门槛由1亿美元降至5000万美元。同时,围绕新兴优势产业链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创新融资模式,助力企业降成本、稳经营。支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科技融资担保等金融服务,拓宽绿色低碳领域融资渠道,推动企业发行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平均发行利率3.17%;推动创新科技型企业信贷产品和服务,引导银行机构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超130亿元。在一系列金融外汇政策措施支持下,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总产值连续第11年稳居全国第一,行业规模实现了从800亿元到1600亿元的历史性跨越式发展,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等湖湘企业稳居全球工程机械50强。

二是畅通渠道、探索创新,服务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在全国21个自贸试验区中,探索对非经贸合作“湖南模式”、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是湖南自贸试验区承担的重要使命。湖南省金融外汇部门积极推动中非跨境人民币结算,畅通对非贸易投资结算渠道。建立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白名单,对名单内优质外贸企业提供更高水平结算便利,指导银行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提高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质效。截至2023年6月末,湖南自贸试验区内跨境人民币结算优质企业已达20家。推动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在自贸试验区设立全国首个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对非跨境人民币结算覆盖非洲38个国家,实现对6个非洲国家货币的挂牌,首笔非洲小币种跨境收结汇业务落地。与南非标准银行开展同业合作,推进对非跨境人民币结算,覆盖非洲19个国家。立足探索中非经贸合作新路径新机制的战略目标,主动探索支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中非“海外仓+市场采购+风险补偿”试点建设,“前展后仓”推动“湖南造”商品走进非洲;推动银行与市场采购联网平台直连,支持银行利用联网平台的大数据开发融资、避险、收结汇等配套产品,提供国际市场信息等增值服务,指导银行在真实合规贸易背景下简化手续。指导湖南省银行外汇与跨境人民币业务自律机制出台《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展业规范》,引导支持银行开展离岸转手买卖的真实性管理创新,依照展业原则,基于客户信用分类及业务模式提升审核效率,为企业开展真实合规离岸贸易业务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提高贸易结算便利化水平。以创新管理模式为核心,探索对非新型易货贸易结算管理,截至2023年6月末,已探索完成11单交易,涉及南非、加纳、马达加斯加等非洲国家。在湖南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推动下,截至2023年6月末,湖南与非洲5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2022年湖南对非贸易总额达556.6亿元,较2020年实现翻番;2023年1—5月,湖南对非贸易总额270.1亿元,同比增长54.5%。

三是加强传导、防范风险,提升金融外汇服务水平。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如何让市场主体真正用好用足改革创新政策,一直是外汇局湖南省分局的关注重点。在强化政策宣传、畅通传导机制方面,构建“外汇便利化政策宣传培训评估纠偏一体化闭环”机制,开展“金融机构走进自贸试验区”活动,针对辖内不同片区企业特点,联合海关、税务、商务等部门以及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自贸试验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发挥经常项目头部企业重点银行&ldquo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