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印度能享受“人口第一大国”的红利吗

来源:《中国外汇》2023年第17期

根据联合国最新统计,印度预计于2023年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并保持人口增长直至2063年达到其人口峰值16.7亿。从理论角度来看,庞大的人口规模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国家的生产能力规模和更高的潜在产出水平。它还有助于实现劳动分工,推动生产专业化,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增强整体效率和生产率。庞大的人口规模所带来的背景、技能和地理分布的多样性可以更好地促进创新和创业精神,推动经济发展。人口规模的优势确保了国内消费市场的规模,推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进一步促进经济扩张、创造就业、增加收入和提高消费水平,从而建立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大规模劳动力所带来的规模经济和生产效率为国家产品赋予成本优势,促进出口,进而推动国内经济发展。然而,印度作为“人口第一大国”充分享受人口红利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关于印度人口的特征事实

人口规模大且相对年轻

在未来几十年,印度人口具有三个突出优势:一是人口规模大,二是相对年轻,三是人力资本存量迅速提高。2050年之前,中印美将持续占据世界人口前三的地位。从人口规模来看,以15—64岁年龄人口指代劳动力的潜在规模,印度的这一群体规模迅速增加,且与中美的差距迅速拉大,在2050年时达到中国的1.4倍、美国的4.8倍。从年龄结构来看,由于急剧的人口增长,印度人口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在相对年轻的水平上,人口年龄中位数从现在的27.9岁提高到2050年的38.1岁,与之相比,中国和美国的人口年龄中位数则将分别从38.5岁上升至50.7岁、37.9岁上升至43.1岁。两国的人口老龄化特别是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给印度发挥其人口优势带来机会(UN DESA,2022)。从人力资本存量来看,以受教育水平为代表的印度人力资本存量提速明显。2020年,印度15—64岁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5年,平均受教育水平为略高于小学毕业,中国约为初中毕业、美国为高中毕业;未来一个时期印度和中国的人均受教育水平都在显著改善,且印度的改善速度更为迅速,至2050年印度提高至10.8年,中国提高至11.8年。以平均受教育年限乘以15—64岁人口总规模估算,印度2020年的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总额为69.5亿年,是中国的76%、美国的2.5倍;2030年,印度的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总额提高到89.8亿年,是中国的92%、美国的3.2倍;由于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的速度更快,2050年印度受教育年限总额将达中国的1.3倍、美国的3.8倍,且该差距仍将持续拉大(见下表)。

Snipaste_2023-09-11_14-14-53.jpg

战略人才储备充足

更重要的是,印度的战略人才储备正在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使印度在未来的国家进步和国际竞争方面处于有利地位。2015年以来,印度通过制定“技能印度”计划,并实施“印度国家技能发展项目”“国家教育政策2020”“印度技术和经济合作计划”“海外印度人才引进计划”等一系列国家政策提高劳动力素质,提供技能和职业培训,吸引和留住高科技人才等,提高就业和创新能力。一些研究指出,全球人才缺口预计在2030年时达到8520万,带来84.5亿美元的潜在经济损失,美国、中国、日本等多个国家都将因人才缺乏损失潜在经济增长,而印度将成为2030年时唯一保持人才剩余的国家,高技能劳动力剩余达到2.453亿(Korn Ferry, 2018)。金融和商业服务,技术、媒体和电信(TMT)以及制造业三大行业是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部门,印度在这三大行业的人才储备充裕,高技能劳动力供给的增长速度快于需求,2030年时本科以上人才(或称高技能人才)剩余在金融行业为110万、TMT行业为130万、制造业为240万;与之相对,美国仅在TMT行业的人才短缺就达到600万,中国为1200万,日本、印度尼西亚和巴西则均达1800万(Korn Ferry,2018)。高技能人才储备的差异使发达国家因人才短缺面临科技领导地位的下降,印度则将在金融和商业服务等多个领域迅速崛起。2023年6月,美印两国发布《美印联合声明》,美国采取了对印度进行战略扶持的政策,与印度开展全方位深度技术合作,这将使印度在战略人才培养和科技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的位置。

低技能人口基数庞大

虽然平均受教育水平迅速改善,但印度的庞大低技能人口基数长期成为经济腾飞的沉重负担。2020年印度15—64岁的人口中接受小学及以下、初中阶段教育的人口规模分别为4.4亿和1.6亿,此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群体逐步缩减、而初中文化群体缓慢上升,至2050年小学及以下文化群体规模下降至2.2亿、初中文化程度群体也上升至2.2亿,两者相加可以看到直至2050年印度仍将有4.4亿低技能劳动力群体,这一庞大群体的存在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虽然低技能劳动力的充分供给会助力劳动密集型部门的腾飞,但是由于低技能劳动力的生产率相对较低,拉低了社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且劳动力的迅速增长会稀释人均资本的提升速度,阻碍经济效率提升,限制社会的长期增长潜力。更进一步,大规模低技能劳动力的存在及其解决就业的需求,可能使国家的低技能依赖型产业得到更快发展,削弱先进技术的采用和创新,进而阻碍国家向高技能需求型的高附加值部门过渡。与之相比,由于较早实施了义务教育,中国在2020年时低技能劳动力群体就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占低技能人口的77%),与新技术形成了更好的人力资本接口,且在人口老龄化、年长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低于年轻劳动力的背景下,中国的低技能群体呈现加速退出趋势,到2050年低技能群体规模将达2.3亿,此后缩减更快。

劳动力素质呈现出一定的两端“极化”现象

大规模人口不等于高素质劳动力队伍,印度在教育、健康等劳动力素质上呈现出一定的两端“极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