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合作

来源:《中国外汇》2023年第19期

近年来,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投资联系不断紧密。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以及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加速,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贸易、产业链上的合作进一步加强,金融交易与合作也日益增加,双方在对外投资、货币、金融科技和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合作持续强化。目前,金融合作领域的难点主要包括:部分东南亚国家薄弱的金融基础对交流合作形成阻力、全球金融状况收紧环境对中国进一步开放资本项目带来挑战、东南亚国家营商环境差异大、地缘政治因素增加区域金融合作的不确定性。未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金融合作应完善区域金融安全网,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强化银行等金融机构跨境合作,提供高质量普惠金融服务;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深化金融科技合作;聚焦低碳环保,推动绿色金融合作。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金融合作领域的进展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金融合作领域取得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对外投资领域。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额为9.6亿美元,2021年则达到197.3亿美元,其中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86.2亿美元)、批发和零售业(31.7亿美元)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1.4亿美元)。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对东盟国家的证券投资资产为53.1亿美元,2022年则达到142.5亿美元,其中股票资本23.1亿美元,债券资本119.4亿美元。从地域上看,广西作为面向东南亚国家开放合作的前沿门户,近五年来对东盟国家累积投资金额超过37.4亿美元,占广西全部对外投资的59%。同期,共有335家东盟外资企业在广西投资建厂,投资领域涉及制造业、一般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

其二,货币领域。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东盟跨境人民币结算量4.8万亿元,同比增长16%,十年来增长近20倍。其中,中国人民银行与东南亚多国的中央银行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例如在2022年1月,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银行续签规模为2500亿元人民币/550万亿印尼卢比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2021年9月,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银行还宣布启动本币结算合作框架(LCS),允许经特许交叉货币做市商(ACCD)处理的双边交易直接使用印尼盾和人民币,无需以美元为中介,该框架有助形成人民币与印尼盾直接汇率报价。经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在老挝、新加坡、柬埔寨、马来西亚和泰国均设有人民币清算银行,为当地办理人民币业务提供清算及结算服务。2021年3月,清迈倡议多边化(CMIM)协议特别修订稿生效,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成员国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提供非美元计价的本币计价贷款。

其三,金融科技领域。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基于全国250家金融科技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东南亚是受访企业除我国港澳台地区外开展业务的区域首选,57%的受访金融科技企业已经或计划在东南亚国家开展境外业务,高于北美地区(24%)和欧洲地区(20%)。阿里巴巴和腾讯是中国对东盟进行金融科技投资的“领头羊”,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集团通过直接投资入股和技术支持等方式进入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多个国家,并且正在申请新加坡互联网银行和部分东南亚国家的在线贷款牌照。腾讯旗下的微信支付目前在马来西亚和泰国普及率较高,同时腾讯通过投资电商、游戏、娱乐等本土数字经济企业,借助各种数字化生活服务打开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等市场。此外,广西拟打造面向东盟的“点面结合、自由贸易和边境贸易联动”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先行示范区。

其四,绿色金融领域。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东南亚国家面临着海平面上升、干旱等气候风险,绿色转型的压力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合作逐渐深化。2018年11月,在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与新加坡星展银行(DBS)共同主办下,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理事会第八次会议在新加坡召开,并发布题为《以绿色金融支持东盟基础设施建设:机遇与挑战》的联合研究报告,探索绿色金融方面的合作。同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自然资源部等13部委联合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总体方案》,强调“支持广西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2020年5月,广西将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以及贺州市确定为创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目前,广西已经成功落地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等金融产品,并在南宁市建设了中国-东盟金融城,持续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健全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的认定办法。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金融合作领域的难点

RCEP框架下,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合作日益密切,取得了诸多进展。但是,受到全球和区域因素的共同影响,双方在金融领域的合作仍然面临一些约束,主要包括:

其一,部分东南亚国家金融基础薄弱,对金融交流合作形成了一定的阻力。双边开展有效金融合作的重要前提是要具有相对完备的金融基础设施与制度安排。目前来看,新加坡和泰国的金融基础建设较为完善,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计算,新加坡的金融发展水平指数在全球192个经济体中排名第18,泰国排名第16。马来西亚、印尼、越南、菲律宾和文莱为第二梯队,金融发展水平分别排名全球第26名、65名、66名、69名和78名,随着这些国家金融水平的逐步提升,以及开放意愿的增强,与中国的金融合作将不断增强。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的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分别排全球第129名、132名和155名,这些国家的支付体系、法律环境、公司治理水平、会计准则和信用环境等金融基础设施薄弱,虽然它们具有进一步同中国开展金融合作的意愿,但是客观条件尚不充分。

其二,在全球金融状况收紧的环境下,对中国进一步开放资本项目不利。当前,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的通胀水平仍然较高,美联储和欧央行为应对通胀持续加息,全球金融状况收紧,新兴经济体面临跨境资本外流。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的三重压力影响下,中国货币政策走向仍以边际放松为主,造成内外部金融周期错位。事实上,中国的金融开放步伐从未停止,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银行代客涉外收支规模从2010年的3.44万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12.42万亿美元,增幅达261%。但是,目前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