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之要义和着力点

来源: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的一大亮点。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金融大国和金融强国是发展中大国的两个发展阶段。对中国而言,成为金融强国一定是金融大国,但金融大国不一定是金融强国。金融大国是指金融业的各项总量指标居世界前列,是一个数量概念;金融强国则是指金融业的各项总量指标位居世界前列,且金融服务的发展质量也居世界前列,是一个质量概念。当前,中国已然是一个金融大国。2023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位居全球第一,外汇储备规模连续18年位居全球第一,债券、股票、保险资产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位居第三。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要求相比,中国的金融服务质量、方式、覆盖面和效能都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必须加快金融强国建设。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之要义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首先需要明确指导思想、基本理念和主要原则。会议在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八个坚持”,明确了加快金融强国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略。

第一,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加快金融强国建设的根本保证。新中国7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克服困难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加快金融强国建设要以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政治性和人民性应是其质量高低首要判断标准,这内在地规定了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经济金融学基本原理指出,人民群众的需求是经济金融活动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由此,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就必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这既是我国建设金融强国的第一要义,也是我国建设金融强国的最大优势。

第二,切实服务实体经济是加快金融强国建设的根本宗旨。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产物,它存在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服务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创造财富和价值的部门,它提供了金融运行所需要的成本和收益,离开了实体经济,金融就将成为无源之水;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离开了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没有金融高质量发展可言。建设金融强国,不仅要求金融增加服务实体经济覆盖面、数量和能力,而且要求以更加高效的机制、更加快捷便利的方式服务于实体经济,以推进实体经济的经营运作效率(如劳动生产率、资金边际收益率等)提高。实体经济部门由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共同构成。从居民角度看,金融不应仅仅是集中和分配居民消费剩余资金的机制,更应是促进居民金融投资收益增加、扩展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助力共同富裕的机制。一个金融投资收益率长期处于低水平的国家,是不可能体现出金融强国特征的。

第三,市场化法治化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根本路径。加快金融强国建设的过程也是中国加快推进金融创新发展过程。创新是打破已有规则,在新的规则下创造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即破坏性创造。但创新不是无规矩胡来,也不是任何的变动均为创新。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必须以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为着眼点,沿着在法治化条件下市场化方向展开。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关系,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必须聚焦于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急难愁盼,补齐金融服务的短板,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这既是金融发展的动力,也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重心。

第四,切实防控风险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永恒主题。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是金融机制的重要效能。高质量的金融体系,既应具有防止资金跨期配置交易链中断的机制和能力,又应具有防止资金交易链断裂对经济运行传染冲击的机制和能力。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经济社会各种条件的变化难免带来诸多新现象新情况,经济金融风险的形成和积聚也将持续。这客观上要求金融部门能够及时有效地预警、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但经济金融风险的产生是客观的,要消灭它是不可能的,因噎废食无济于事,举步不前也不是可选之项,唯一的选择是积极应对,采取适当的举措予以化解。

第五,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基本方略。金融强国应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必须是国际上公认的金融强国,这决定了它必须是一个具有全球化的开放体系。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历史证明,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必须加快加大金融的开放程度,金融开放有利于推进金融体制机制改革深化、运作方式完善、国际经验积累,同时,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也不断创造着金融开放的新条件和新契机。金融开放不免对金融安全带来新的挑战和新的风险,为此,需要权衡协调开放和安全,既不能仅强调开放而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