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银行理财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建议

来源:《中国外汇》2023年第24期

经历2022年年底债券市场波动引发的理财产品“破净潮”和“赎回潮”后,2023年银行理财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明显收缩,导致银行理财市场的规模有所下降,客户产品的诉求较为单一,底层资产趋向集中,给银行理财业务的长远发展带来挑战。银行理财公司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实现居民财富保值增值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要坚定信心、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平衡短期和长期的关系,在实现平稳发展的基础上,做好长远规划和基础能力建设。

银行理财面临的挑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财富收入的不断增加,居民财富管理的需求不断提升,财富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以银行理财为代表的财富管理机构,就是通过其所持有的金融资产价格上涨来获得收益,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财富管理并不是简单的财富增长问题,而是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社会阶层能否稳定延续和上升发展。因此,理财市场的稳定发展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尤其是银行理财公司成立以来,银行理财有以下主要变化。一是绝大部分理财产品实现净值化转型。《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实施以来,银行部门和理财公司持续推进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实质是让理财产品的收益实时反映底层资产价值的变动,理财产品的收益能够客观有效地显示市场变化。截至2022年年末,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化率已经达到95.47%,这意味着我国绝大部分理财产品已经实现净值化转型。二是理财产品采用三“单”管理模式,即单独建账、单独管理、单独核算。这种模式一方面避免了资金池运作,另一方面也能让产品收益准确体现出来,避免表内外资金的混同。三是理财产品进一步放开投资限制,可以直投股票等权益资产。资管新规实施后,产品的收益表现不再是一条平滑上升的曲线,而是会跟随市场的波动发生明显的变化。在净值化转型的背景下,2022年年底债券市场出现了剧烈的调整,引发了客户的大量赎回,并由此进一步引发了债券资产的下跌,形成了“赎回—下跌”的负反馈。在这波剧烈调整下,大量理财产品出现了净值回撤,部分产品甚至出现了“破净”的问题,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也对2023年的理财市场产生了类似“疤痕效应”的影响。

理财市场经历2022年年底的剧烈调整后,银行理财机构的投资行为、理财产品的形态以及投资者行为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进而给银行理财业务的长远发展带来挑战。

市场规模有所下降

理财产品2022年年底的大面积“破净潮”引发“赎回潮”,导致市场规模的下降。素来以稳健著称的银行理财出现收益大幅回撤,甚至本金损失的情况,在银行理财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都很少见。理财投资者在这种冲击下开始赎回理财产品,又引发理财产品的“赎回潮”。根据中国理财登记结算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末,全国共有278家银行机构和29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合计3.47万只,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分别较2022年初下降4.41%和4.66%。其中,一年期定期开放(简称“定开”)类产品赎回情况较为严重,部分产品赎回比例甚至超过90%。客户基本不去考虑产品历史业绩表现情况,而是开放一只、赎回一只,转而将赎回资金投入到波动更小的产品中。

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的下降至少反映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理财客户对风险回撤的容忍度较低。虽然在理财投资人风险测评时,很多客户达到谨慎型、稳健型,甚至进取型的风险等级,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经历过市场波动带来的收益回撤,而2022年年底的收益回撤对客户是一次真实的检验。二是理财投资者开始重新认识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理财市场自2004年建立到2022年资管新规正式实施,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绝大部分产品实行刚性兑付的模式,理财客户无需承担市场波动的风险但享受到高于存款的收益。2022年的市场波动让客户重新认识了净值化后的理财产品,甚至有一部分客户对净值化产品产生排斥和不认可。三是部分理财投资者将产品的波动归咎于理财公司的管理能力,尤其是管理产品的能力。其实从产品的表现来看,理财产品的整体波动幅度并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客户对市场波动的容忍度和风险承受能力依然较低。

产品诉求较为单一

在经历市场调整后,理财客户的风险偏好进一步降低。截至2022年年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中,风险偏好为保守型和稳健型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比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1%和0.55%;风险偏好为平衡型、成长型和进取型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比则相对减少。在风险偏好普遍降低的背景下,2023年以来,理财客户对于理财产品的需求由原来的多样化逐渐向收益的稳健性转变。回撤是理财产品的核心痛点,也是各家理财公司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现阶段,理财客户重点需求的产品核心特点是收益稳定,主打“低波稳健”,回撤较小,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

首先是现金管理类产品。这类产品采取摊余成本和影子定价的方式,产品的业绩表现非常稳健,收益基本没有回撤。即使在2022年年底理财产品出现“破净潮”的时候,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收益表现也很稳定,甚至逆势上涨,满足“低风险”客户的需求。普益标准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末,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规模为8.56万亿元,较2023年年初的8.24万亿元增长3200亿元。从月度数据来看,现金管理类产品在全部理财产品中的规模占比在30%左右。

其次是摊余成本或混合估值的产品。资管新规实施前,理财产品的估值大多数采用摊余成本法,不管产品期限内市场如何变化,净值均不反映市场情况,自然不会出现“破净”和亏损的情况。客户需要的是低回撤甚至没有回撤的产品;理财公司也需要通过稳定产品收益,获得稳定的负债来源。因此,之前淡出市场的摊余成本法产品再度出现。除此之外,混合估值的产品,即将摊余成本法和市值法两种估值方式相结合的理财产品,也较受市场认可。目前采用摊余成本或混合估值的产品主要是以封闭式产品为主。根据万得(Wind)统计数据,从2022年11月到2023年1月,全市场新发封闭式理财产品分别为2326只、2729只、2228只,占新发产品比重分别为86.0%、87.7%、92.2%,产品数量及占比明显提升。

此外,采用收盘价或平滑机制的产品也比较受客户认可。前者是指按照债券当日二级市场收盘价进行估值。若当日无交易数据,则取前一日收盘价,首日上市无交易则取发行价为收盘价。目前来看,大部分债券成交少、不活跃,无法形成连续、真实有效的价格,因此,采用收盘价估值具有一定的平稳性,尤其是交易所的私募债券品种。后一种平滑机制的设计采用“削峰填谷”的操作来平抑产品收益的波动,降低产品回撤对客户的冲击,提升客户的持有体验。

底层资产较为集中

目前银行理财客户的核心诉求是“稳”。为实现这一目标,各家理财公司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除了在估值方法上采用能够稳估值的方式,还在资产选择上增加估值变化较小的资产品种。

银行理财在底层资产配置种类方面有集中的趋势,对估值稳定资产的投资占比有明显的提升,突出表现在现金及存款类、同业存单等资产的配置。中国理财网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底层资产中,现金及存款类资产的占比分别为11.4%、17.5%和23.7%,同业存单资产的占比分别为13.9%、13.3%和10.6%,两类资产合计占比分别为25.3%、30.8%和34.3%。从占比情况来看,可以发现经历市场冲击后,理财产品中配置现金及存款、同业存单的占比明显上升,并且这一趋势仍在延续。现金及存款资产作为流动性工具资产,既可以满足监管指标,也不存在估值波动的风险,成为理财公司的首选资产。而作为短期流动性资产的同业存单,由于期限较短,也成为部分摊余成本估值产品的首选。

此外,非标准化债券资产也成为银行理财公司资产配置的优质标的。这类资产具有期限短、收益高、估值波动较小的特点,成为定开产品和封闭式产品争抢的对象。

还要看到,银行理财产品对于权益类资产、代客境外理财投资和金融衍生品的投资占比明显减少,尤其是具有较高弹性的权益类资产。根据近几年《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的数据,2019年至2022年年末,银行理财资金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占比分别为7.56%、4.75%、3.27%、3.14%,呈连年下降之势。截至2023年6月末,银行理财配置权益类资产的占比仅3.25%。

此前,理财公司更加突出和强调多元化配置,希望通过不同资产类别的配置获取超越单一市场的收益,同时通过不同资产类别的低相关性对冲资产价格波动对产品整体收益的影响。各家理财公司均成立了权益部,除了与基金公司合作外,很多理财公司还计划直投股票,希望能够在权益市场大展身手。但在2022年年底的冲击后,市场环境和生态均发生明显变化,理财客户的风险偏好降低,也导致理财公司对风险资产的需求急剧下降。

前景展望与建议

银行理财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遇到一定的挫折和挑战,是符合行业发展规律的。虽然在遭遇市场冲击后,理财客户的风险偏好有所下降,随之带来产品类型和底层资产配置的收缩,但是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没有改变,仍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明确银行理财的重要地位

银行理财在我国居民财富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监管层面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