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商业银行外汇展业改革试点经验

来源:《中国外汇》2024年第2期

2024年1月1日,《银行外汇展业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施行,商业银行外汇业务流程再造进入实施阶段。不同于以往个别业务环节的便利化政策试点,本次改革形成了对银行外汇展业的基础性、框架性要求,推动银行重整内部资源、重塑外汇业务流程,在银行端形成统筹便利化与防风险的制度性、系统性安排。改革以商业银行总行为抓手自上而下推进,任务落地在银行内部也具有全局性和系统性。从前期试点银行经验看,既需要国际业务专家团队制度设计,又涉及数据整合、系统开发等技术条线支撑,还包括业务流程岗位、人员重布等诸多保障性内容。前期试点过程中,中国民生银行、中信银行、中国银行及花旗银行4家银行积极探索,摸索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改革路径,从中归纳4条经验,供其他银行参考。

改革需高位组织协调  多部门多层级联动

商业银行外汇业务流程再造涉及外汇业务客户的尽职调查、客户分类、业务审查、风险监测四大核心环节,是银行一道防线和二道防线在各职能条线的再分配,需要下决心重整内部资源,形成行领导统一部署、外汇业务部门统筹推进、总行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分行和经营机构联动管理的组织架构,以适配外汇微观监管框架变革下的外汇展业新流程。

推动外汇业务流程再造应上升到行级决策

外汇业务流程再造既涉及机制建设,又涉及系统开发;既涉及客群管理,又关系产品营销;既涉及一道防线业务审查,又关系二道防线风险监控。这不仅仅是银行外汇业务部门一个部门的工作,须上升到行领导层面进行统筹部署,方能推动银行外汇展业改革走深走实、破除阻力。首批试点行均搭建高级别组织架构,由总行行领导担任外汇展业工作组组长,推动全行外汇业务流程再造。试点银行行领导层面,充分认识到展业改革是银行外汇业务发展的颠覆性改革,同时契合银行业务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越早适应改革要求,越有助于释放管理效能、提升外汇服务质量。

推动外汇业务流程再造应总行多部门协同

以往外汇便利化改革划片试点,银行分支机构主导落实试点政策,一地一套办法。本次改革通过“抓总”由银行总行做好内控机制的顶层设计,建立起一套全行统一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展业内控机制,并辅以系统支持,需总行推动落实。从首批试点行的实践看,总行层面需要外汇业务部门牵头,内控合规部门、信息科技部门、零售金融部门、运营管理部门、信用卡条线、人力资源部门及对公客群部门共同参与、各司其职、协同推进。

推动外汇业务流程再造应总分行同频共振

分支机构是政策执行一线,充分落实总行改革方案设计离不开分支机构“最后一公里”落地。分行层面应对照总行组织架构,同步设立分行行领导参与、分行外汇业务部门牵头、覆盖相关职能部门和经营机构的外汇展业工作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能,确保外汇展业全流程要求在银行一线“一丝不苟”落地实施。事前尽职调查和客户分类环节,需要支行和客群部门在现行客户尽职调查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调查客户外汇展业尽调信息;事中审查环节,需要外汇业务柜员、分行外汇业务部门、分行运营部门等按照职责分工进行差异化管理;事后监测报告和风险处置环节,既需要对公、对私条线分工协作,也需要与内部职能部门(如反洗钱管理部门)共享管理信息,还需要业务部门、账户管理部门、支行客户经理等联动实施风险处置措施。银行分行在政策执行层面,需要在总行组织架构、内控机制、系统功能等支撑下,结合分行实际实现多部门清晰分工、有效联动,磨合出本行有效实施路径。

改革不是零基础工程  需充分整合复用行内资源

借鉴反洗钱管理思路和方法

外汇展业改革是新要求,但其方法论不是新事物。各家银行在反洗钱领域已经推行客户身份识别、客户及业务分类管理、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的全流程管理模式多年。银行设计外汇展业方案时可深度借鉴本行反洗钱管理思路,如中国民生银行参考本行客户洗钱风险等级评估方法,制定了客户外汇合规风险等级评价的系统评估方法和人工评价流程;中国银行外汇展业专项工作组引入内控合规条线人员,参与设计外汇风险交易监测标准。

复用行内数据资源

银行展业过程中基于各类监管要求、业务拓展需求、授信管理需求以及银企合作情况,掌握了诸多客户主体信息和交易信息。银行设计外汇展业运行方案应先了解内部“有什么”再去决定“要什么”,尤其是外汇展业尽调方案应在整合全行数据、复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以行内数据共享、外部公共数据查询或采购为主,新增客户问询为辅。中国银行外汇展业尽调信息均由系统采集行内外数据后自动生成,客户层面“无感”。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新增少量尽调信息通过问询客户方式获取,“基于客户自愿原则”最大限度降低尽职调查对客户打扰。

整合调配既有人力资源

银行外汇展业改革通过事中分类管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将更多便利化资源精准提供给优质客户,更多外汇合规管理资源集中在风险中等偏上的客户。银行可相应调整内部展业资源,把事中审核人员向事前及事后环节调配。试点阶段,参与改革的分支机构较少,4家银行均暂未新增人员编制,而是通过新设客户尽调及分类评估岗、外汇风险交易监测与报告岗,或调整分工重新配置人力资源,新设岗位人员配置由银行内部调剂,在控制人员保障成本的前提下,有效强化业务真实性审核力量。其中,中信银行青岛分行结合实际,有效调整组织架构,在分行国际业务部增设二级室“展业监测室”,进一步优化人员分工、操作流程,将事中人员向事前和事后岗位倾斜,将部分单证操作人员调整到“展业监测室”,负责展业试点业务事前分类评估、事后风险交易报告等工作,通过合理分配展业资源,提高优质客户业务直通率,提升风险防控有效性。

改革没有统一模板  可充分探索适应本行的方案

银行间存在客群基础、电子化程度、风险偏好、展业成本等客观差异,本次改革尊重银行特点,允许银行提出个性化实施方案,强调实现全流程合规展业的结果,不限制具体实施方式,给予银行一定灵活性和自由度。

数据资源差异影响各行尽调方案

不同银行拥有的数据来源、数据结构不同,“有什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怎么干”,数据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本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