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我国利用外资:量稳质升 前景广阔

来源:《中国外汇》2024年第4期

2023年以来,受乌克兰危机、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加息以及投资保护主义势头上升等因素影响,全球跨境直接投资意愿明显疲弱。在利用外资环境复杂严峻的大背景下,我国充分发挥市场潜力、基础设施、要素禀赋、营商环境等领域的综合优势,成功实现了利用外资的“量稳质升”。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同比下降8.0%。虽然全年利用外资同比下降,但整体规模仍处于历史高位,高技术产业引资4233.4亿元,占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比重为37.3%,较2022年全年提升1.2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展望2024年,在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我国积极利用外资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我国利用外资将呈现“量质齐升”态势,在总量保持增长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结合笔者近期市场调研反馈,建议进一步塑造优良的营商环境,并持续完善积极利用外资政策的反馈机制,有效助力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更高水平利用外资。

2023年我国利用外资呈现五个亮点

一是从产业结构看,2023年流入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外资占比创历史新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参与我国先进产业链的打造和创新链的升级,从加工组装向高附加值零部件制造、研发等环节延伸,更加注重前端设计研发和后端品牌营销、现代物流等服务环节。根据商务部的统计,2023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再创历史新高。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6.5%,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32.1%、12.2%。近期笔者调研时,上海某知名外资医药企业表示,随着我国人才素质的不断提升和相关医药试剂贸易便利化程度的不断加强,该企业正加大在我国研发新药的力度,目前该公司研制的针对某一癌症的新药已作为创新药物在美进入临床使用。

二是从增长点看,2023年新能源汽车等与绿色发展密切相关的产业成为外商投资重要增长点。2023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一年,我国汽车出口额首次跃居世界第一位。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大型跨国公司在车载集成电路、电控系统等领域具有技术优势,这与我国本土企业在动力电池等领域的优势形成良好互补,共同构建了全球最有效率的绿色产业链。某德资集成电路企业表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为其创造了巨大的市场机遇,推动其营业额实现了五年来的最高涨幅。

三是从微观主体看,2023年欧美大型跨国公司普遍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目前外资跨国公司普遍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以实际行动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投下“信任票”。华南美国商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营商环境白皮书》显示,尽管97%的受访企业表示新冠疫情影响了企业运营,但75%的受访企业计划2023年在华进行再投资,其中68%的美资企业明确表示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发达经济体对华直接投资走势好于我国利用外资的整体走势。根据商务部的统计,从外商投资来源地看,法国、英国、荷兰、瑞士、澳大利亚等国2023年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84.1%、81.0%、31.5%、21.4%、17.1%(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均明显高于我国2023年利用外资的增速。

四是从政策设计看,外资企业来华投资中的部分“痛点”“难点”得到较好解决。当前,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已不再主要看重税收方面的优惠待遇,更看重在深耕我国市场的过程中实现互利共赢。因此,外资企业迫切希望解决在开展业务时面临的“痛点”“难点”,例如,生物制剂通关不够便利、国际直飞航班偏少、个别政府采购招投标中未能完全落实内外资平等待遇等。2023年,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覆盖范围广的政策举措。例如,针对外资企业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等问题,明确要求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中国境内生产”的具体标准;再如,针对外企高级管理人员出入境便利化等问题,明确要求持续优化出入境政策措施,等等。外资企业普遍对这些政策给予了高度评价。在笔者调研中,某外资企业表示,2023年9月国家网信办公开发布的《规范和促进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征求意见稿)》有效回应了外资研发中心与其境外总部之间的跨境数据流动诉求,显著提升了该跨国公司扩大在华研发中心布局的决心。

五是从具体项目看,2023年重大利用外资项目的影响力显著提升。我国针对重点项目诉求,持续加大要素保障力度,以点带面吸引外资进入,形成了“谋划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梯次接续的良性循环,实施了一批技术先进、附加值高、产业链条长、经济带动作用大的重大利用外资项目。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数据,2023年我国推出的第七批重大外资项目计划总投资合计超过150亿美元,单个项目投资普遍在10亿美元以上,为历年来最高;该批次项目计划投资涉及生物医药、汽车制造、新能源电池等多个领域,项目技术引领性突出,有利于我国补短板强弱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在促进产业集群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