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大湾区建设阶段性成效与重点方向

来源:《中国外汇》2024年第6期

湾区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是当今国际经济版图的突出亮点。开放性、创新性、宜居性和国际化是国际典型湾区的重要特征。粤港澳大湾区(下称大湾区)是改革开放以来粤港澳三地不断深化合作的产物。从粤港澳合作关系的演进逻辑和阶段来看,持续深化的制度创新、区域一体化和分工合作,是粤港澳三地从制造业分工向服务业合作、从功能合作向制度合作、从经济合作向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转变的持久动力。大湾区与其他国际一流湾区最大的不同就是“一国两制”,它涉及到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三种法律制度,这既是大湾区建设的优势,也是其建设的挑战所在。规划建设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大湾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2017年7月1日,《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大湾区建设正式启动。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发布,明确了大湾区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目标。近七年,围绕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高质量发展典范和探索“一国两制”新实践等目标使命,大湾区建设稳扎稳打,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粤港澳三地融合水平不断提升,大湾区综合实力和集聚效应显著增强。

一是大湾区区域发展更加协调。随着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等大型跨境基础设施相继运行,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项目有序建设以及区内城际铁路网建设全面铺开,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加快形成。新横琴口岸、莲塘/香园围口岸开通使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创新通关模式实施,三地往来更加快捷。都市圈建设促进了城市群的一体化,广佛、深港和珠澳三个极点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一核一带一区”战略促进了沿海经济带的开放发展,大湾区城市群发展格局基本确立。当前,大湾区综合实力和集聚效应显著增强,区域生产总值(GDP)从2016年的9.18万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3.6万亿元,常住人口从2016年的6799万人增加到2022年的8639万人。

二是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近七年,以深化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为抓手,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深港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和债券“南向通”等项目相继启动运行,促进了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创新粤港、粤澳海关“跨境一锁”模式,促进大湾区贸易便利化,支持各类新型贸易业态集聚发展。推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升级,签署和实施《CEPA投资协议》,全面涵盖投资准入、投资保护和投资促进等内容,对接国际规则。推进横琴、前海、南沙和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营商环境持续不断改善,深圳、广州、东莞、珠海均进入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整体水平位于全国前列。2023年,广东市场主体数量突破1800万户,其中企业数超过770万户,均居全国第一。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已成为大湾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三是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初显成效,区域协同创新环境更加优化。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大湾区“深圳—香港—广州”科创走廊连续四年排名全球第二位,仅次于“东京—横滨”科创走廊。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起步成势,一批体现国家使命、具有广东特色的大科学装置和国家实验室等“科技王牌军”已布局落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广东路径”愈发清晰。创新要素加快集聚,截至2023年底,广东省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3万家,比2017年增加4万家,数量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四是“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丰硕成果。围绕粤港澳三地居民普遍关注的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居住、社保等领域,大湾区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湾区通”工程、“港澳药械通”“湾区社保通”等一批标志性改革事项落地,进一步便利港澳居民来粤发展,支持了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广东省出台《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职称评价和职业资格认可的实施方案》,在医师、建筑、导游等多个专业资格领域实现单边认可,便利港澳专业人士获得内地职业资格。粤港澳三方合作共同研发和公布了两批“湾区标准”清单,涉及食品、交通、消费品等32个领域共183项标准,更好满足三地民生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推进“人才通”“就业通”工程,探索职业技能“一试三证”互认和“一试多证”考试,为技能人才在粤港澳三地流动就业提供便利。2023年6月粤港两地共同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粤港两地养老合作的备忘录》,推进两地养老服务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在粤工作发展的港澳居民超20万人。

 

大湾区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近年来,大湾区建设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大湾区建设注入了新动能。总体看,大湾区建设核心问题仍是破解制约协同协调发展的难点与堵点。

大湾区建设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

一是中美博弈从经贸领域向其他领域伸延,香港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比较复杂。二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数字化和绿色化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并深刻改变国家间比较优势。三是新冠疫情后各国经济和社会秩序加快调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局部阻断,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变革,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国际化是大湾区的特色优势,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唯有扩大高水平开放,才能赢得国际合作的主动,才能更好地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大湾区建设注入新动能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大湾区探索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引领示范作用。港澳具有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的独特优势,大湾区则是国内市场规则体系与国际市场规则体系的对接与转换之地。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