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进行时

来源:《中国外汇》2024年第9期

四月的北京,绿草茵茵、春意盎然。在如织的人潮中,越来越多地出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士的面孔。他们沉浸于亮马河畔夜景的流光溢彩,也流连于公园古刹的肃穆与沉静;他们着迷于北京的各色美食,也热衷于在燕莎、蓝色港湾商圈购物“血拼”。而放眼中华大地,从江南水乡到西部古城,从北方草原到南部海岛,无不迎来了外籍游客入境游的“小阳春”。

外籍人员来华旅游热,是中国始终致力于推进高水平开放、扩大中外人员交往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为推动外国人来华旅行、工作、学习、生活更加便利,多部门密集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其中,打通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堵点,正是关键一环。“小支付、大文章”,《中国外汇》记者走访调研北京数个热门旅游、购物景点发现,无论是现金支付、POS机刷卡还是移动支付,外籍来华人员支付的“硬条件”和“软环境”都在悄然提升,支付体验也更加顺畅。这些变化的背后,是银行和支付机构业务流程、产品功能的优化创新,是外汇管理部门在促便利、助开放理念下的持续探索和实践。

 

前端:体验顺畅  方式多样

“要说支付体验的差异,可能就是国外更习惯使用现金和刷卡。”北京某资深“驴友”孙兰(化名)告诉记者。孙兰在欧洲某国旅居过一个月,习惯在国内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她,发现当地人更习惯现金支付或银行卡刷卡,虽然支付宝、微信支付在该国也在推广中,但不是所有的商家都接受,并且有时还需支付额外的手续费。

孙兰的观察正是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时遇到的一类典型问题——在已迈入移动支付发展“快车道”的中国,现金、银行卡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少,这让外籍人员原有的支付习惯直面挑战。下载移动支付APP虽然是一条解决路径,但与外籍人员已有的支付习惯存在差异,并且在绑卡类型、支付通路、支付场景等方面也存在相应不便。

围绕上述问题,国家外汇管理局秉持“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管理理念,推出一系列举措,推动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体验:针对移动支付使用,指导支付机构与银行合作,为外籍人员使用移动支付工具绑定境外银行卡,便利其在境内餐厅、超市等衣食住行类商户进行扫码消费,并指导支付机构及银行提升移动支付交易限额;针对银行卡刷卡,支持外籍人员使用境外银行卡在淘宝、京东等境内电商平台上直接刷卡消费;针对现金支付,着力优化外币兑换机构和兑换设施的数量与布局。多管齐下,助力构建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支付方式并行发展、相互补充的支付环境,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为实际感受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体验,《中国外汇》记者来到外籍人士聚集的燕莎商城、亮马河水岸以及朝阳公园蓝色港湾商圈进行了实地探访。在燕莎商城,一位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商人使用Visa卡在收银台POS机顺利完成支付,全程用时不到三分钟。这位印尼商人表示,他此趟来中国是短期商务出差,主要使用现金支付和刷卡支付,所在酒店大堂设有一台外币自助兑换机、两台ATM机,兑换、取现都很方便,刷卡支付也未曾遇到障碍,未来如果再来中国,他还会尝试使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商城收银台的工作人员不仅英文流利,更是对各类支付方式如数家珍,不仅了解周围的外币兑换点和银行网点位置,还能及时指导外籍客人开展移动支付绑卡,并准确告知“外卡内绑”单笔交易限额已提高至5000美元、年累计交易限额已提高至5万美元。

支付的便利体验不仅见于大型商场,也见于路边餐厅和商店。《中国外汇》记者先后走访了亮马河水岸的一家餐厅和一家商店,那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准备了专门的零钱包,也熟知周围的外币兑换点布局,可以帮助有需要的外籍客人兑换和现金找零;此外,他们还可根据顾客需求指导外籍客人操作支付宝、微信支付绑外卡,此前已有多位外籍客人在其指导下顺利完成绑卡支付。在蓝色港湾的商店里,便利外籍人员消费的支付指南随处可见,收银台不仅设有POS机支持刷外卡,还有专门的英文指南指导外籍人员使用移动支付软件绑外卡。

 

后端:监管搭台  市场唱戏

前端支付体验改善的背后,是监管部门、银行和支付机构围绕支付便利化目标的同向发力。对用户而言,支付(此处专指非现金支付)可能是一次简单的扫码或刷卡,背后则是资金从用户账户转移到商户账户,并最终完成线下消费、在线购物等交易的过程,中间涉及发卡机构、商户、收单机构、合作银行、清算机构、监管部门等多方主体。要想支付体验足够顺畅,需要各个环节无缝衔接,这离不开政策供给的优化,也离不开银行和支付机构业务流程、产品功能的持续完善。

以移动支付为例,外籍来华人员作为消费者,是支付交易的发起者;商户是商品和服务的提供方,商户类型的丰富度直接决定了支付场景的广度;银行和支付机构为用户提供移动支付通道,处理交易、结算,管理与各方之间的信息流和资金流,其业务管理流程和技术能力既影响用户的支付体验,也关系到交易的安全性。如何针对性改善外籍来华人士移动支付体验?《中国外汇》记者调研了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付通)和苏州银行Su-Pay产品。

“针对外籍人士来华后可能遇到的支付通路不畅、支付场景受限,在境内支付体验与原有习惯不一样等问题,财付通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指导下,提出了‘一打通、二扩展、三简化’的解决方案。”财付通相关负责人表示。所谓“一打通”,即支持“外卡内绑”和“外包内用”,前者让外籍人士可以使用境外银行卡绑定微信在境内扫码支付,后者让外籍人士可以直接通过境外钱包扫微信收款码实现支付,无需在境内下载微信APP。“二扩展”重在扩展商户覆盖与客服能力,更好满足外籍人士对支付场景的需求,提升支付体验。“三简化”重在简化注册操作流程,同时推出一定限额以内的免验证支付方案,用户只需提交少量必要信息即可绑卡支付(以下简称简化绑卡),更加契合外籍人士原有的支付习惯,同时依托智能风险防控体系保障用户资金安全。

“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指导下,自微信支付外卡内绑服务全面升级以来,交易笔数、交易金额保持高水平增长,线上生活服务、购物、餐饮、旅游等场景消费火热,其中,个体经营商户交易金额与交易笔数均居前列,外籍人士可在小商店、路边摊、出租车使用外卡内绑便捷支付。此外,简化绑卡业务自推出以来,数据增长明显,4月日均新增‘简化绑卡数’较3月接近翻倍。”财付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开展产品功能优化创新的同时,财付通还与线下行业商户、合作银行、属地监管部门合作,聚焦‘吃、住、行’等重点场景开展宣传,提升外籍人士对移动支付的认知。”

苏州银行的Su-Pay产品原先主要针对短期入境的日韩籍游客,今年以来,为进一步便利外籍来华人员支付,Su-Pay产品进行了一系列功能升级:扩大服务对象,用户从日韩籍游客扩展至短期入境的所有外籍及港澳台人士;扩充展业区域,用户申请开户时的所在地由苏州市扩展为基本覆盖江苏全省,用户消费所在地由苏州市扩展到全国。后续Su-Pay产品将进一步扩展支持外卡卡种,支持卡种从Visa卡扩展为Visa、JCB、Mastercard等全部主流卡组织。

“Su-Pay支持外籍人员使用境外银行卡为Su-Pay账户充值,并使用银联二维码或绑定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消费,便利外籍人员在国内的商场、餐厅或线上平台使用移动支付。申请当日即可使用,交易额度提升至1万元人民币/日,20万人民币/年,且支持随用随充。”苏州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他告诉记者,Su-Pay业务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与监管部门、其他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及商户的多方合作,在促进支付便利化的同时,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落实风险管理要求,确保业务安全合规。

 

未来:持续探索  助力开放

尽管支付方式、支付环境持续在变,但国家外汇管理局在促便利、优服务、助开放上始终初心不改、理念不变。

在外籍人员用汇业务方面,为满足真实、合规、合理的用汇需求,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持续加大力度研究复杂化差异化的用汇业务,强化政策指导,推动银行个人外汇业务“敢办、愿办、会办”。

在外币现钞兑换管理上,无论是早期开展外币代兑点试点、便利外籍来华人员第一站兑换,还是后期推出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为市场提供更多选择,无不是秉持提升服务质量、释放服务潜力的初心。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体验,既事关多个部门、多方主体、多项规则,又涉及支付成本、支付习惯、支付环境,还需要平衡优化服务与防控风险,并非一蹴而就的短期工程,而是需要持续推进、不断优化的系统作业。外汇管理部门将继续丰富政策供给、加大调研探索,持续提升用汇环境的包容性、多样性,助力谱写高水平对外开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