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港航融”场景谱写金融强国广西新篇章

来源:《中国外汇》2024年第9期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国家外汇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局(以下简称广西分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宗旨要义,对标中央赋予广西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的重要使命,发挥广西沿边沿江沿海的区位优势,坚持科技赋能、数据赋能,打造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北部湾“港航融”场景(以下简称港航融),走出创新求变、向海图强的外汇管理“广西路径”,助力广西金融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谱写金融强国广西新篇章。

 

找准“港航融”建设的三大“支点”

以数字技术赋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是“港航融”建设的“理论支点”。围绕中央赋予广西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的重要使命任务,立足广西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面向东盟重要开放门户的战略定位,近年来广西分局就如何构建更贴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金融外汇支持体系展开了深入研究,认为数据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生产要素,金融科技是金融服务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重要媒介,两者共同构成了“港航融”建设的理论支点。据此,“港航融”的总体建设思路是通过引入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将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相叠加,加速实现资金、信息、数字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强化金融服务质效,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直击银企信息错配难点、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是“港航融”建设的“实践支点”。从地理环境看,广西既沿海又沿边,毗邻粤港澳,通衢东南亚,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从涉外经济发展特点看,广西大宗商品进口需求大,进口货物途经港口、公路、铁路等多个节点;从涉外金融发展程度看,相较于东部沿海地区,广西涉外金融总量偏小、涉外企业金融服务获得感不强。为进一步将广西区位优势转化成开放发展优势,近年来广西分局深入企业、园区开展解剖式调研,组织全辖各级外汇分局开展1600余家次涉外经营主体专项对接服务。调研发现,广西涉外企业信用、银行授信、供应链物流数据之间的错配是广西涉外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其一,涉外企业特别是中小外贸企业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少,难以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只能向第三方代理商(例如一些大宗商品供应链企业)获取高成本资金。其二,银行虽有支持涉外企业发展的意愿,但难以获得有关企业信用状况的可靠信息,难以开展贸易背景的真实性核查。其三,供应链物流企业所掌握的流动货权数据处于沉睡状态,无法产生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为打通企业、银行、供应链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广西分局提出了“港航融”的构想——通过打通信息壁垒、加大科技赋能、盘活数据资源,精准破解企业信用信息匮乏、银企信息不对称、银行风控成本高等问题,为轻资产的涉外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提供金融外汇支持。

立足区域优势禀赋、同向发力协同攻坚,是“港航融”建设的“战略支点”。依托北部湾港作为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聚集,港口吸引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禀赋,广西分局创新提出将北部湾国际港物流数据引入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在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港航融”场景。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广西分局牵头组建由政府部门、银行以及北部湾港集团组成的项目建设专班,先后组织现场需求研讨会6场,走访调研7次,归纳出网络安全、监管仓储配套、物流数据标准化和银行展业流程等11大类关注重点,集中攻克解决银行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等难题,最终完成了可研立项、资金筹措、招标确认、系统开发、初试终测、项目上线等工作全流程,通过产业链、科技链和资金链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中西部地区推进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创新应用的路径。在2023年9月召开的第15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上,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北部湾“港航融”场景正式上线,补上了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全国场景和地方需求之间的关键一环。

 

“港航融”定位、功能与成效

“港航融”的总体定位。“港航融”不是数字资源的简单归集,不是线下业务的线上化改造,而是以北部湾国际港为聚焦点,以海运运单、提单、仓单为标的,以海运物流为核心构建的全国首个进出口双向物流融资模式。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北接西安、西连成渝、南通东盟、拓展全球的跨境金融服务重要节点,以及围绕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升级版所实施的创新工程,“港航融”场景旨在打通跨境金融服务平台融资业务数据与北部湾港物流数据之间的壁垒,定向服务于广西区域供应链集群,以数字化方案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