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言必信:美联储的挑战

来源:《中国外汇》2024年第10期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现代货币政策调控中,引导预期是一大中心工作。央行言必信、行必果,很多时候“说”比“行”更重要。为引导预期,央行需要对未来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作出判断,并对外沟通。预测未来,央行有一定优势,但预测并不总是对的,犯错的概率并不小。

央行预测拥有几个方面的比较优势。一是信息优势。除了掌握公开数据并参考市场预测外,央行更有条件掌握国际国内政策动向,通过监管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感受市场脉搏。二是立场优势。与市场机构相比,央行不以盈利为目标,可以保持更加超脱的立场;与其他政府部门相比,央行被赋予的职责要求其从更偏长期、中立的角度观察经济运行,维护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三是政策反馈优势。市场相信,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必然能够将政策利率控制在目标水平;同时,央行在中长期有能力通过调控货币总闸门,实现物价稳定目标。因此,当央行就未来经济和货币政策走势作出判断时,市场的行为就会向央行的指导收敛,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央行判断的自动实现。

但央行的预测并不总是准确的。由于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滞后性,研究者普遍认为政策推出半年甚至一年以后才能发挥作用。因此,货币政策的本职工作就是基于预测进行超前调控。预测的困难在于不确定性,经济金融体系与物理世界不同,充满不确定性,央行既不是上帝,也不是魔术师,不可能把不确定性问题抹掉。从历史和现实看,央行预测并没有决定性优势,也会犯和市场一样的错误。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初,英国女王曾质疑为何经济学家没能预测到危机的到来,这一质疑也完全适用于央行。美联储等主要央行同样没能预测到国际金融危机,最初表现慌乱,甚至有人认为格林斯潘时代的宽松政策制造了金融危机。显然,这不是央行第一次预测失准,也不是最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