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深化上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合作 共同打造金融强国的核心竞争力

来源:《中国外汇》2024年第12期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具备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等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作为世界级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和香港两大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全球重要的金融市场,既是金融强国建设的物理空间与城市承载,也是金融要素与产业市场发展的关键引领和基础支撑。上海和香港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合作、协调发展,坚持统筹金融开放与安全,共同助力打造国家金融核心竞争力。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三大优势

1992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式成为国家战略。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发展,上海基本建成了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当前正迈向全面提升能级的3.0版本阶段。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时指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目标正确、步伐稳健、前景光明。

第一,金融市场日益完善的发展格局。从市场要素看,上海形成了集聚股票、债券、货币、外汇、商品期货、金融期货、黄金、保险、票据、信托等门类齐全的金融市场,汇集了金融产品登记、托管、结算、清算等领域的众多金融基础设施,推出了一系列重要金融产品工具。从市场定价功能看,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汇率指数、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上海金”“上海油”等均成为相关领域的主要参照指标。从支付功能看,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全球中央对手方协会(CCP12)等重要清算机构和组织落户上海;上海已成为全球交易规模最大的银行卡交易清算中心。从风险管理功能看,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分别推出各种期货、期权品种,风险管理工具不断丰富;中央结算公司建设债券担保品专业化平台,上海清算所推出外汇即期、远期、掉期等集中清算业务,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增强。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期货保税交割、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和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等创新业务试点。综上可见,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人民币在岸中心,在金融产品、基础设施等市场要素上不断丰富,在定价、支付、风险管理等市场功能上不断完善。

第二,金融与科创双中心的联动效应。《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三五”期间,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全面推进,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4.1%左右,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0件左右,大飞机、蛟龙号深潜器等重大创新成果问世,上海光源等一批大科学设施建成。作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的龙头,上海在科技创新方面拥有深厚基础和国际影响力,与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功能联动共振。上海证券交易所2019年推出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与此同时,上海对重点产业、中小微企业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上海的科创中心定位推动着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而金融也是支持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要素。

第三,自贸区先试先行的金融创新。自 2013 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上海累计发布了十一批共计160个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案例。第一批金融创新案例于2014年发布,首个案例涉及利率市场化创新;第二批案例首次提及外汇管理改革和人民币跨境使用;第三批案例首次涉及保险行业创新;第五批案例中,则首次出现科技金融创新和监管创新。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包括,创设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在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自贸试验区银行业务创新监管互动机制、航运保险产品注册制等方面率先探索;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率先实施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一次性外债登记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先行先试的效应显著,上海金融开放枢纽门户地位更加凸显,国际联通交流持续扩大。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三大优势

作为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香港不但是金融服务的首选地点,也是许多金融机构的所在地。香港金融市场在有效、透明以及符合国际标准的监管下运作。香港回归20多年来,在国家的强力支持下,多次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和疫情冲击,金融业蓬勃发展。凭借“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坚韧、稳固,并获得了国际广泛认同。

第一,跨境资金自由流动的便利。香港在跨境资金自由流动上相较于上海有较大的便利,这种便利来源于香港拥有独立的货币以及实施联系汇率制度。联系汇率制度是维持香港货币与金融稳定的基石,而这个机制的公信力由其本身的透明度、充足的外汇储备、审慎的财政政策框架、稳健的金融规管和监管,以及经济的高度开放性和灵活性所支持。香港是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是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拥有约1万亿元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据显示,2024年4月,全球81.12%的离岸人民币支付经香港处理,远远领先于英国的4.87%和新加坡的3.02%。香港金融业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独立的财税政策。税收制度方面,香港的税率较低。香港以地域为征收税项的基础,只对来自香港的利润及收入征税。香港不设增值税和营业税,主要直接税是利得税(企业所得税)、薪俸税(个人所得税)和物业税。香港采用分级进步税率制,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税率。对于企业而言,标准税率为16.5%,而个人所得税税率在2%至17%之间。一些国际企业选择在香港注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享受到更多的税务优惠政策。香港设有多项税项扣除,包括研发支出、资本支出和雇主招聘计划等。香港还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议,以确保企业在国际交易中避免重复征税的问题。得益于香港开放的经济政策和稳定的税收制度,香港的税收体系为跨境贸易和全球企业在香港的运作提供了诸多优势。

第三,灵活创新的金融监管体系。相对于上海,香港的金融监管体系与内地保持相对独立,在推行制度创新方面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具体措施受到中央及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等多部门共同监管。香港灵活创新的金融监管体系为一些新兴金融领域的发展提供了规范、宽松、良好的监管环境。比如,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吸引了许多虚拟资产领域的人才和初创企业落户。这在为金融创新带来很多潜在机遇的同时,也给监管带来了挑战。对此,香港政府及金融监管机构采取了兼容监管、发展、传统与创新的一系列措施,以确保虚拟资产行业有序发展和运作,并有效应对投资者保护及洗钱风险防控等方面的挑战。由此可见,香港在金融监管体系上自主性和灵活性更强,在一些新兴金融领域更易推行平衡发展与风险的监管创新试点。

 

深化上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五大领域合作

目前,上海和香港作为全球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从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具体排名看,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充分凸显出上海和香港在金融强国建设中的重要和特殊地位。从我国建设金融强国的战略目标和内在要求看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