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与企业并肩“出海”

来源:《中国外汇》2016年第24期

跟随中资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资金融机构也在国际市场积极探路。对中资金融机构而言,一方面是巨大的市场契机引致的不断高涨的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另一方面则是新的市场区域开拓带来的风险防范问题。对此,中资金融机构也在上下求索。

工商银行专项融资部(下称“专项融资部”)是工商银行全球投融资领域的专业化经营机构,也是工商银行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近两年,专项融资部以海外投融资和跨境资本运作为核心,在全球电力融资、全球资源融资、全球交通基建融资、全球制造与租赁融资、国际银团与跨境并购等领域,积极探索“一站式”解决企业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建设中的各类金融需求。

摸底企业需求

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进中,对中资企业而言,主要的发展机会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跨境并购,另一个是绿地投资。在跨境并购领域,专项融资部跨境并购主管王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跨境并购项目的融资需求,企业看重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并购项目所需资金的成本与规模,二是资金到位的效率。这对合作银行的专业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绿地投资,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电力、通信、工程基建等基础设施领域,主要参与者以央企和国企为主导,民企有一定介入。这类企业的项目融资需求非常旺盛,同时伴随着新的特点。经常前往非洲开拓市场的专项融资部非洲开发主管任忠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从进入非洲的中资企业的融资需求看,尽管目前的产品业务量占比仍以工程承包和设备、装备出口为主,但也能看到中资企业在当地的投资项目也在逐渐增加;中资参与的基建项目,已不仅仅停留在建设层面,也在开始参股运营。他指出,这种模式对于融资产品的周期要求更长,既需要建设周期的资金支持,也需要运营周期的资金支持,而且在项目不同的运营阶段,还需要有不同的融资支持产品。

无论是跨境并购还是绿地投资,中资企业在“一带一路”项目建设中对传统的融资产品与融资方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常年奔波在欧亚市场的专项融资部国际投资主管赵奇对此深有体会。他在与企业的日常接触中感受到,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建设的企业既有短期的经营绩效压力,也有长期的战略发展需求,因此其对融资的需求,既要使项目的资金需求得到满足,又要能保障企业的长远发展,这就对合作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当前的困难在于如何选择好的项目?如何在新兴市场和国家用好更广范围、更优质的金融资源?对此,银行与企业都需要一个合作对接的过程。

全链条、有重点对接

面对“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带来的重大战略机遇,专项融资部也在全方位对接企业的需求。尤其是在融资方面,专项融资部正在尝试通过采用专业化、集约化的工作方式,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所谓“一站式”的服务,首先是在项目源头,由专项融资部国别市场工作人员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直接拿到具体项目,再跟国内企业进行对接;其后,在项目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再根据项目的特点、行业发展特质、企业实际情况,为企业定制具体的融资产品与融资方案。为推进“一站式”服务,专项融资部不仅设立了全球电力融资、全球资源融资、全球交通基建融资、全球制造与租赁融资、国际银团与跨境并购等针对特定行业的融资团队,还建立了覆盖非洲、亚洲、拉美、欧亚等重点新兴市场的多个国别开发团队,并配套全球资产交易、跨境组织推动、业务组织管理等金融服务,以从多角度满足企业在“走出去”“一带一路”项目上的多方位的金融需求。

王吕告诉记者,对于跨境并购项目,专项融资部既有传统的并购贷款,又有其他融资方式补充。“一般来说,并购资金的规模都比较大,如果传统的并购贷款不能满足企业并购需求,可能还会安排夹层融资、股权融资来进一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在这方面,专项融资部国际投资团队可以提供有益的补充,以保证企业对并购融资的需求得到全方位的满足。”王吕谈到。赵奇表示,专项融资部下设的国际投资团队的主要宗旨就是联合外部的投资人共同推进项目投资。作为撮合“走出去&rdq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