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中国石油:善用避险工具

来源:《中国外汇》2017年第16期

利用金融工具降低汇率风险、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减少市场波动的影响,对中资跨国公司来说,是汇率避险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坚持对冲原则、坚持敞口管理、坚持源头控制,也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国石油”)外汇风险管理的实践经验和基本理念。

当前,中国石油在经营中碰到的汇率、利率风险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进出口贸易和工程技术等外汇收支,主要通过外汇远期、外汇掉期和外汇期权来避险;二是外币资产和负债不匹配造成的汇率利率敞口风险,主要通过外汇掉期、利率掉期等金融衍生工具避险。

外汇远期锁定贸易成本

外汇远期指企业约定未来某一个时间点买卖外汇的币种、金额、汇率,到期后按照上述约定的条件进行交割。由于可以通过事先确定汇率来减少期间可能发生的汇率波动风险,从而可锁定成本。除了与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外,外汇远期无其他风险,是最简单的金融套保工具。

中国石油承担了我国大量的原油天然气进口重任,每年的油气进口贸易购汇均超过300亿美元。一般情况下,贸易企业均是以即期购汇支付油气款项。但在部分进口合同中,外方往往要求事先确定价格,需要我们提前预计购汇汇率,锁定购汇成本。对于此类合同,贸易企业通常情况下会选择进行远期购汇,以规避人民币汇率上下浮动带来的风险,并在期初签订油气买入合同时,按照锁定的汇率计算采购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远期工具只是锁定了成本,不是降低成本,需要与合同的要求相匹配;另外,由于境内政策要求,远期工具仅可作为套期保值用途,因此如果到期汇率上升,企业不能以平仓来进行套利交易。

外汇掉期调节不同币种间的流动性

外汇掉期是指双方在期初约定交换某两种货币,同时以约定的价格在期末进行反向交换的交易。

2017年6月,境内人民币流动性异常紧张,3个月Shibor达到4.7以上的高位。中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财务公司”)面临着人民币流动性严重不足的问题,而各家银行的拆借和透支额度也非常有限,人民币回购市场利率高企,单纯从人民币市场融通资金在量价上均已不能满足需求;与此同时,公司却存在大量美元沉淀资金。经过测算,最终公司通过美元掉期交易解决了人民币流动性的燃眉之急:即期卖出美元买入人民币,3个月后以约定的汇率反向操作。该笔交易的掉期点为380bps,美元存款的机会收入约1.5%,综合计算相当于用3.7%的成本获得了人民币,由于外汇市场流动性较强,反而比直接借入人民币更便宜。

外汇掉期最适合多币种运营的跨国企业:本身有多个币种的收入和支出,可以将短期不需要使用的币种转换为当前需要的币种,不但可以解决短期流动性的问题,锁定风险,避免因汇率、利率剧烈波动带来的损失,而且成本相对也较低。

利率掉期实现资产负债缺口管理

利率掉期是指交易双方签订协议,在一定时间内根据不同种类的利率,相互之间定期支付利息,交易双方不交换本金,一方提供浮动利率,另一方提供固定利率。

以规避负债方利率风险为例。某企业有一笔5年期、浮动利率计息的美元负债,利率为3个月Libor+1%,每季度付息一次,第一期利率为2.3%。该企业预测,目前美元利率已经见底,未来Libor有上扬的风险,为规避此风险,该企业与银行进行如下利率掉期交易:银行每3个月支付给企业Libor+1%的浮动利率,与企业的原借款利率条件完全一致,以让企业支付应付负债的利息;而企业则向银行支付2.9%的固定利率。上述利率掉期将变动成本转化为固定成本,可规避Libor上升的风险,强化企业对成本的管控。

利率掉期被广泛应用于资产负债的利率缺口管理中。财务公司2011年在境外发行10年期美元固定利率债券,息票率4.5%,但公司自身资产运用均是浮动利率收入,出现了大量利率缺口。为了平抑市场利率波动带来的经营不确定性,实现资产和负债的利率匹配,公司对境外债券进行了套期保值,将固定利率支出掉期为6M Libor+138bps的浮动利率。实践证明,此操作在债券存续期间平滑了公司成本曲线,使之与收益曲线匹配,有效规避了市场利率波动对经营的影响,增强了对经营和风险的操控和预判能力。

利率掉期要重点防范利率变动导致互换价值变成负值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