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用好“AEO认证”利器

来源:《中国外汇》2017年第21期

2017年9月1日,中国-瑞士海关正式开始实施AEO互认,至此中国已与新加坡、韩国、新西兰等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AEO互认安排。AEO全称为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经认证的经营者)。此概念由世界海关组织(WCO)在《全球贸易安全和便利标准框架》中首次提出,目的在于通过对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进行认证,给予其相应的优惠通关便利。具体而言,如果两国海关之间实现了AEO互认,则其中任一国家经高级别AEO认证的企业均可享受本国海关和对方国家海关提供的进出口通关便利。据此,企业应充分了解、掌握AEO制度,并开展有效的AEO认证准备工作。这对于降低企业通关及物流成本,提高其自身在供应链体系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透视我国的AEO认证制度

AEO在我国的首次出现,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暂行办法》(海关总署令第225号,下称《办法》)中。根据《办法》的相关规定,海关可根据企业信用状况将企业认定为认证企业、一般信用企业和失信企业。其中,认证企业是经中国海关认证的经营者(AEO),中国海关依法开展与其他国家或地区海关的AEO互认,并给予互认国家高级别AEO企业相应的通关便利。《办法》在第十六条、十七条和十八条中明确了对不同信用等级企业的管理原则和措施。其中,对于一般认证企业,其适用的便利措施包括:(1)较低进出口货物查验率;(2)简化进出口货物单证审核;(3)优先办理进出口货物通关手续;(4)海关总署规定的其他管理原则和措施。对于高级认证企业,除适用一般认证企业管理原则和措施外,还适用下列管理措施:(1)在确定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海关估价、原产地或者办结其他海关手续前先行办理验放手续;(2)海关为企业设立协调员;(3)对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不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4)AEO互认国家或者地区海关提供的通关便利措施。

在具体的认证标准上,与《办法》配套执行的《海关认证企业标准》,针对高级认证企业和一般认证企业,进一步确立了以内部控制标准、财务状况标准、守法规范标准以及贸易安全标准为基准的认证标准体系,为企业申请AEO认证资质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其中,与一般认证企业相比,高级认证企业需要满足更多的认证标准(见附表)。

QQ截图20171106161417.png

合理筹划AEO认证申请

随着AEO认证制度的持续推进和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AEO认证对自身业务发展的重要作用,对于从原AA类平移为AEO高级认证以及从原A类平移为AEO一般认证的企业而言,其面临着辖内海关新一轮重新认证的压力;而非AEO认证企业则希望通过认证升级为AEO认证企业,获得一系列的便利化措施。鉴于AEO认证下的各项便利化措施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关税安全”和“供应链安全”,如果企业内部缺少严谨的管理制度或严格的制度执行,将难以取得AEO认证资质。对此,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高效推进AEO认证进程。

一是充分理解认证标准,准确把握各项细节。精准理解认证标准是快速建立与企业自身进出口活动相匹配的AEO认证体系的前提。然而在实务中,不少企业往往存在急于求成的想法,不去深入理解认证标准中的各项要求,而是将复制成功企业的文件和记录视为快速取得AEO认证的捷径,结果事倍功半。例如在高级认证的“人员安全”标准中,其对于“供应链安全培训”要求的描述是“要对员工进行供应链安全意识的日常性培训,员工要了解企业应对某种状况以及进行报告的程序”。该条旨在强调提升员工的安全反馈意识,保障异常情况下的有效应对;但一些企业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