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保理:蓄势待发

来源:《中国外汇》2018年第2期

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执行的第二年,总体经济指导思想是“稳中求进”,稳通货膨胀、稳外汇、稳房价、稳实体经济、稳金融风险,逐渐在L型底部尝试稳步向上走。在这样的宏观经济政策背景下,回顾2017年中国保理行业,可以总结为“回归实体、稳中求进”。

2017保理:回归实体、稳中求进
中国保理业始于1988年。时年,中国银行开始试办保理业务;2000—2007年,大部分银行陆续涉足保理业务。到2017年,保理在中国已经发展了30个年头,正好是一个时代。中国保理行业在保理行业发展的第一个时代的后十年,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各主要保理银行业务量年复合增长率均在两位数以上。但在2013—2015年,保理风险频发,导致各行业务量自2014年起连续三年同比下降,直至2017年才止住下跌趋势。在国有大行重新回归保理业务,几家新兴股份制银行借助供应链保理蓄力发展的形势下,中国保理也步入稳中求进的阶段。
在银行保理方面,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的统计数据,2017年前三季度,银行保理业务总量折合人民币12862.27亿元(下文中凡使用“元”均代表人民币)。其中,国际保理业务量为552.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59.21亿元,占比28.45%,同比增长22.9%;国内保理业务量为9203.06亿元,占比约71.55%,同比增长33.54%。
从国际保理业务结构看,出口保理499.85亿美元,占比90.43%;进口保理53.53亿美元,占比9.67%。出口保理与进口保理在我国的发展非常不均衡,一直是以出口保理为主,进口保理占比非常低。这主要受制于我国信用体系不完备,银行授信体制不适用等。从国内保理业务结构看,无追卖方保理2838.63亿元,占比30.85%;有追卖方保理3038.58亿元,占比33.02%;买方保理2483.1亿元,占比26.98%。从数据看,结构相对均衡。反向供应链保理主要行业涉及租赁、工程、医药、能源等,而传统贸易行业下的保理业务份额在逐步缩小。
在商业保理方面,近年来商业保理行业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新经济和多项金融业务融合创新,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开辟了新的途径。根据商业保理委员会的统计,2016年,我国商业保理业务量已超过5000亿元,融资余额超过1000亿元,服务的中小企业超过10万家。2017年,商业保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趋势。截至2017年6月30日,全国已注册商业保理公司数量达6641家(不含注销和吊销企业数量),全部商业保理企业注册资金折合人民币已累计超过4700亿元。
由于我国企业应收账款规模巨大,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凸显。而保理是以应收账款为担保,可以降低企业授信门槛并提供融资便利,因此近两年央行等部委连续下发关于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质押和保理融资的文件,对保理支持实体经济寄予了厚望。201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等七部委印发了《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17—2019)》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的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围绕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设计产品。在这个问题上,银行保理和商业保理都给出了各自解题的思路。商业银行锁定买方信用风险,利用反向供应链保理来解决中小供应商的融资难题;商业保理公司则在客户端继续下沉,往往发展To C(个人客户)端的反向保理业务。从2017年反向保理实践来看,商业保理公司由于其监管环境更宽松,系统开发更为灵活、便利,信用风险控制手段更为多样,其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更为有效。但另一方面,商业保理公司注册资本金较低,后端再融资渠道窄且价格高,故在解决“融资贵”的问题上无法企及商业银行的水平。部分商业银行为商业保理公司提供了再保理融资服务,但由于银行授信部门对商业保理信用风险认可度较低,再保理融资并未能成为商业保理公司的融资主流。
2017年产品创新出现了三个特点:一是银行保理电子化程度提高。各行利用云平台、银企直连、网上银行等平台,提供线上应收账款转让、债权确认等服务的电子保理。二是买方信用风险分担理念形成,陆续推出银团保理、保理风险参与、跨行双保理等产品。三是资产证券化产品更加成熟。商业保理公司保理资产ABS发行量突破百亿元,商业银行在银行间同业市场也成功发行了保理资产的ABN产品,为保理资产在二级市场的流转开了好头。

2018保理:保持增长、立足本原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当敲开2018年大门之后,中国的保理行业会迎来温暖如煦的春天吗?自2017年3月银监会通过对“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的专项检查掀起一场监管风暴后,11月一行三会又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将多层嵌套、杠杆不清、套利严重、投机频繁等列为打击的重点问题。监管当局一次又一次发布重磅文件,无疑是向公众释放这样一个信号: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执行“强监管、降杠杆、回归实体经济”的政策。基于上述宏观审慎管理框架,2018年的保理业务将会继续延续上一年平稳发展的基调,即支持实体经济,回归产品本原。
英国学者萨林格在其著作《保理法律与实务》中给出的保理定义是,保理是指在给予融资便利,或使卖方免除管理的麻烦,或使卖方免除坏账风险,或者为以上二种或全部目的而承购应收账款的行为。所以,保理就是以应收账款承购为目的的业务配以账款管理和坏账担保。前几年的保理行业风险频发的原因,主要是保理商(银行)忽视或是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