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剖析“再保理”业务

来源:《中国外汇》2018年第12期

FCI(国际保理商联合会)将保理业务界定为“融合资金融通、账务管理、应收账款收取和坏账担保”四项业务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依据提供保理服务机构的不同,保理可分为银行保理和商业保理。而“再保理”因其可有效联通银行和商业保理公司而日益引起关注。

“再保理”的兴起

再保理本质上是债权的再转让,即企业将其因贸易产生的应收账款债权转让给保理公司后,保理公司再将其受让的权利义务转移给其他保理商的行为。银行再保理通常由银行为商业保理公司核定授信后,向商业保理公司提供融资的一种方式。

近些年来商业保理迅速发展。根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注册商业保理公司2500家,保理融资业务规模约2000亿元,约3.15万家中小企业与商业保理公司建立了业务关系。虽然商业保理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业务量增长较快,但由于起步较晚,与银行保理动辄亿级的业务规模相比,其体量仍非常小。根据近期统计,商业保理业务量仅约为银行保理的5%。在发展期间,商业保理形成了与银行保理不同的特点,也构成了再保理产生的背景。

一是我国商业保理公司外部融资渠道不畅。我国商业保理公司普遍存在轻资产的特点。根据统计,我国商业保理公司平均注册资本为8895万元人民币,开展约2000亿元的保理融资规模,因而多数依靠外部资金支持。但银行作为我国主要的低成本资金融资渠道,却因为用传统的以企业财务指标为核心建立的评级机制判断违约概率,以及以抵/质押担保充足与否来衡量风险缓释情况,而很难针对商业保理公司展开大规模的授信与融资。再保理的出现则解决了这一问题。再保理兼顾了授信主体与具体债项的审查,但因在受理条件、业务操作流程等方面仍然遵守保理业务的管理与办法,将实质风险转移到产生债权的企业一方。

举例而言,某商业保理公司由于资产负债率过高等因素,无法直接从银行获得贷款。但如果该商业保理公司拥有银行普遍认可的一定规模的优质保理资产,就可以通过再保理的形式,即将其优质的保理资产转让给银行保理商,来获得融资。

二是我国的银行保理业务普遍存在“重融资职能,轻应收账款管理”的特点,而商业保理业务的特点正好相反。再保理则将两者的特点结合起来,是功能互补的内在需求,进一步促进了我国保理业务的健康均衡发展。

业务模式与典型案例

再保理业务涉及四个当事方:卖方、买方、保理商、再保理商(本文讨论的保理商为商业保理公司,再保理商为银行)。再保理的业务模式如下:卖方将赊销(O/A)项下的国内货物、服务,或工程项下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再转移给再保理商,由再保理商提供无追索权融资、应收账款管理等服务(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举例说明如下。

snipaste_20180622_095134.jpg

案例背景

A商城是国内规模较大的自营电商,上游供应商以中小企业为主,数量已达9万家。A商城成立之初,依托其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地位,与上游供应商采用赊销结算方式。这种结算方式虽然降低了A商城的资金成本,但对供应商的采购规模及资金周转产生了直接影响,从而间接影响了A商城的采购与销售。而大部分的中小企业供应商自身实力有限,很难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导致A商城的供应链资金紧张,限制了A商城的发展。

2012年,商务部出台了《关于商业保理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在此背景下,A商城成立了AH保理公司,以A商城对供应商赊销交易项下的应收账款为还款来源。AH保理公司向供应商提供保理融资服务,以加速供应商的资金周转,支撑供应链正常运转,并创建了自有供应链融资品牌。2016年,AH保理公司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商业保理公司,业务规模约102.8亿元,且坏账率低于万分之一。(AH保理公司发具体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

snipaste_20180622_095145.jpg

snipaste_20180622_095151.jpg

为降低自身资金占压,扩大业务规模,AH保理公司商请C银行基于C银行与A商城的银企合作基础,针对AH保理公司对供应商的商业保理服务,向AH保理公司提供再保理融资业务。即由C银行受让AH保理公司转让基于供应商与A商城产生的合格的应收账款,以供应商商业保理融资余额为基础,为AH保理公司提供再保理融资服务。

业务流程

在商业保理(流程1-7)的基础上,C银行进行了如下工作:

(1)C银行与AH保理公司签订再保理业务合作协议,根据其授信额度及预计业务量核定可融资额度。鉴于AH保理公司提供服务的供应商数量众多,融资频率大,融资金额较小,账期普遍较短的特点,C银行为AH保理公司设计了池融资模式办理业务,双方签订资金监管协议,由AH公司在C银行开立监管账户,用于基础交易项下的回款封闭管理。AH公司将供应商与A商城之间的应收账款向C银行进行再次转让,并通知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