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第三方支付海外探路

来源:《中国外汇》2018年第14期

随着跨境支付业务的蓬勃发展,我国众多支付机构纷纷涉足海外市场,积极探路境外支付。随之而来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如何更好地探路海外市场,布局全球化场景,进而培养当地用户习惯并开拓当地线下资源,就成为亟待突破的重点问题。就此,本刊记者专访了腾讯研究院副秘书长杜晓宇。他认为,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普遍都有向海外积极拓展进行国际化的意愿。但当前海外市场的支付格局基本稳定,国内的成功模式较难直接复制,同时,落实当地监管规则也存在一定难度。面对这些不利因素,我国支付机构要先明确自身定位,充分了解当地监管的要求,尽可能做到本土化,并需要积极维护国家形象和支付行业的美誉度。

《中国外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的提高,出国旅游、留学人数持续上升,中国消费者境外消费支付需求不断攀升,第三方支付机构也纷纷加大海外扩张的步伐。您如何看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海外拓展的现状?

杜晓宇:的确,现阶段第三方支付均加大了海外扩张的步伐。截至2018年5月,微信、支付宝两大支付应用已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

第三方支付海外拓张,也是伴随着国人“走出去”这种方式推进的,来为“走出去”的国人进行相关服务。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2017年全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达1.31亿人次,比2016年增长7%。

事实上,目前,第三方支付“出海”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直接申牌,按照东道国的市场准入规定去申请设立支付机构。现在很多国家都有这种规定,如美国认定第三方支付机构为货币服务机构,新加坡、澳大利亚认定其为储值机构,日本认定为其资金转移机构等。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不同的国家有各自的专门办法及规定,并设立了不同的市场准入模式。同时,很多国家也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本土化,要求在当地设立机构,以推进业务开展。

第二种模式是以合作的方式开展。其中分两类,一类是业务上的合作,即成为渠道商。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当地的银行或者持牌的支付机构合作,来开展支付和结算服务。当前,我国很多非银支付机构服务国内客户都采用的是这种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支付结算业务中,只相当于一个介质。第二类合作是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投资当地的企业,包括支付产业上下游的机构,之后就可以将技术能力进行输出,使之更加本土化,为当地人提供相关服务,也避免了与渠道商产生利益分配等问题。这类合作方式诸如蚂蚁金服投资了印度Paytm等。据统计,东盟十国约有4至5亿的人群是无法享受传统银行账户服务的。这给了当地支付机构一个很好的成长空间,也给了我国支付机构一个利用自身技术来帮助其成长的机会,可谓是一种“共赢”。

第三种模式是技术输出型。诸如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云”技术、分布式架构等,并帮助当地支付机构提升交易吞吐量等。这将是未来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避免了当地监管、本土化消费习惯不适应、消费者心理接收程度不一等问题。

由于我国针对个人客户的支付市场基本已经饱和,很多国内支付机构正在到海外寻求一些发展机会。当前东南亚国家对我国的金融科技发展还是比较认可的,其当地文化氛围、对中国的熟悉程度、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对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出海”都是很适合的。可以说,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普遍都有向海外积极拓展进行国际化的意愿。

《中国外汇》:当前,第三方支付发展势头迅猛,与传统境外支付方式相比,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杜晓宇:首先,与传统银行卡相比,第三方支付可以很好地将交易与场景结合起来,可以做到更加便利。以在韩国的消费体验为例,用微信或者支付宝进行消费,可以将折扣在客户结算时进行自动扣减;但如果采用传统信用卡,则需要关注银联国际公众号,输入具体国家,并找到消费的具体商店,下载优惠券,并在结算时出示给店家,才能进行折扣消费。

其次,第三方支付可以用客户大数据做业务方面的创新。现阶段,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利用客户的物理定位、交易习惯,为用户“画像”,为客户推送其青睐的特定产品及优惠信息等。而传统银行卡方面可以得到的相应信息则较少,如资金交易流水信息和商户交易地点等,无法进行全方位的大数据分析。

最后一点,是用户教育方面。这方面在国内可以当作优势,但在国外则处于劣势。现阶段,在国内绝大多数用户可以充分利用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手机支付,对于这些用户的用户教育已经基本完成。但在国外,第三方支付的用户教育则处于劣势,银行卡的用户教育要更为普遍。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国外银行卡组织已经把其交易受理环境建立得更加完备,同时受制于支付网络搭建的问题,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国外的交易网络还不是很普遍,跟VISA、MasterCard、银联还不是一个数量级。就第三方支付的用户教育来讲,需要客户结合交易场景去感受,这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中国外汇》:您如何评价第三方支付机构不断结合科技手段进行境外支付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又该如何处理好创新与风险、监管的关系?

杜晓宇:自我国给第三方支付机构颁发牌照以来,支付领域真正称得上重大创新的,个人看来,只有两项。第一项是快捷支付。快捷支付在交易时减少了一道银行跳转,大幅度提高了支付的效率和成功率,同时给用户的交易体验极好。由于快捷支付的出现让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成功率得到了大幅提高。第二项创新则是条码支付,其对用户体验和支付效率的提升都起到了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真正的创新关键点在于未来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技术起到的是支持优化的作用,并能够提高效率、降低风险。

那么,安全和创新是什么关系呢?安全是底线,安全是第一要务。包括腾讯在内的互联网公司,都是把安全视为重要的原则。安全和创新并不是平衡的问题,而是安全是整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