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应链金融应用实践
供应链金融在农业发展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通过为上、下游农户及小微农产品加工与商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供应链金融在整个产业结构中为实现农民增收、助力农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联动作用。本文通过几则典型案例,拟从一个侧面反映供应链金融在农业发展中的具体应用;同时,揭示相关潜在风险,提出相应风险防范措施。
上游供应商双保理融资
X公司是以禽肉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主要从养殖企业收购生鸡后进行初级和深度加工,一直受到国家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的扶持。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和企业自身定位的提升,X公司厂区建设与产品加工生产线不断增加,加工能力随之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了保证商品品质与货物周转流通,公司还逐步建立了相应的专业物流系统及与之配套的冷藏运输队伍,以保证为客户提供点对点冷链运输送货服务。X公司的产品除满足国内大型商场、超市零售销售之外,还供应肯德基、麦当劳等多家知名企业,同时还出口到日本、韩国、中国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
随着销售市场的拓展,X公司需要不断增加从养殖场购进生鸡及其他原材料的数量。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上游供货商大多是养殖散户或从事肉鸡收购的中小供应商。因此,作为中心企业的X公司在货款结算方面处于优势地位,即X公司的进货主要采用账期为180天的赊销方式。这虽然有利于X公司采购资金的周转,但却给众多上游供应商带来了资金压力。这些中小企业实力有限,缺乏合适的抵质押或担保,通过银行融资解决资金需求困难重重,而民间借贷成本畸高,利息普遍在20%以上,从而对X公司的货源保障也造成了很大影响。与此同时,X公司由于其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多家银行争相为其提供贷款支持,造成大量授信额度闲置无用。针对此种原料供给方面信贷冷热不均的情况,A银行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为企业设计了系统内双保理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
A银行的M分行作为X公司的账户行,担任X公司买方保理商的角色,针对X公司与供应商的赊销贸易,为X公司核定了相应的买方保理额度。而各供应商所在地的A银行的不同N家分行,则担任卖方保理商的角色,在M分行就不同供货交易核定的担保额度内,通过卖方债权转让的方式,为各供应商叙做卖方保理融资,赊销到期时由X公司将款项付给A银行的相关N分行。
通过系统内双保理的安排,保证了X公司的购货账期保持不变,同时将X公司闲置的银行授信额度输出给上游供应商,一举解决了供应商的融资难题。此外,这也有利于分散养殖户的养殖持续性,对有效巩固产业链的稳定性,增强与其他同类产业链条的竞争力起到了积极作用。而A银行通过灵活的双保理机制,为相关交易提供了包括资信调查、信用担保、账款管理与货款催收的综合性服务,加深了与客户的了解和合作,增强了客户粘性,从而实现了上游供应商、核心企业与银行的三方共赢。
虽然X公司规模大、实力强在银行有充足的授信额度,具有到期付款的能力,对买方保理商A银行来说风险相对较小,但由于本业务中A银行本身既是买方保理商又是卖方保理商,集卖方供货违约与买方付款争议风险于一身,因此,A银行也要注意相关风险的控制,重点要关注以下几方面:一是确保买卖双方的贸易背景与相关商务发票等的真实性;二是确保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和账款转让手续的有效性;三是确保付款方式与付款期限与实际贸易相匹配;四是确保回款账户的唯一性,防止买卖双方在保理系统外进行结算给银行带来的风险。
大蒜收购存货融资
大蒜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项目之一。随着储藏、保鲜及运输条件的不断完善,产业规模越来越大,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也越来越高。我国大蒜目前已出口到印尼、越南、马来西亚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使得融资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
众所周知,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山东金乡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蒜都。以大蒜产业为主导,形成了一定数量的食品园区、物流园区及冷库群等,产生了一批以大蒜等农副产品收储、加工与销售为主的中小企业,从而构成了环环相扣的大蒜经济链。Y公司作为大蒜收储、加工与出口销售一条龙的企业,由于成立时间短,体量小,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生产与销售规模的扩大。
为解决融资难题,B银行基于Y公司在收购后有大量库存的实际,为其设计了大蒜存货质押的供应链融资方案。B银行经过实地调研,认为Y公司在行业内知名度高、储存量较大、经营状况良好、出口订单充足,于是,B银行联合信誉度良好、仓储监管经验丰富的物流公司与Y公司签署三方协议,委托物流公司对Y公司收购的大蒜进行质押监管,并承担连带担保责任。B银行则结合市场价格与销售订单等因素,根据库存大蒜价值给予Y公司相应的资金融通,Y公司在需要提货销售时,可以选择分批或者一次性归还融资款项。
本产品以存货质押监管为担保,既解决了企业的收购资金需求,又使大量分散的种植农户得到现金支付,避免了以往收购商“打白条”给他们带来的风险,提高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稳定了货源,实现了农户、企业、银行及仓储监管公司的共赢,使购销双方进入了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与生产设备购置、生产规模扩大与市场销售增加的良性循环,同时确保了银行资金的有效与安全运用及仓储监管部门的收益。
本产品由于涉及多个主体,质押品的价格也存在大幅波动的可能性,所以银行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规范操作流程,防范业务风险。一是根据大蒜价格波动大、出库随机性强的特点,严格落实担保措施,科学调整与配置授信额度。二是相关协议必须明确各方权责,做好风险隔离。三是密切关注大蒜市场信息和价格变化,做好行情分析,一旦市场价格下跌至一定阈值,督促借款人对质押物进行处置止损,最大限度地确保融资安全。四是加强贷后管理,强化风险预警,定期或不定期对仓储质押物的数量、质量进行现场检查与盘点核对,实时了解质押物保管情况及价值变动趋势,以及时采取防范和处置措施。
农机租赁供应链融资
我国东北地区沃野千里,尤其是黑龙江省土地连片,非常适宜农业的规模经营。农业机械化的规模直接决定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大型农机动辄几十万到几百万元,对农户而言,这些设备可望而不可及。
从银行申请融资,必须提供相应的抵押担保,而这正是分散性农户所不具备的。农机设备往往具有资本占用多,折旧幅度大,使用年限长及季节性收益明显的特点。银行向农户发放设备购置融资,如果没有长期的资金回报与稳定的担保抵押,一旦贷款期间设备发生故障或交易与服务市场行情变化,致使设备运行收益减少,就会出现农户还款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而设备本身的担保价值由于折旧磨损也会大打折扣。如何突破资金制约瓶颈,走出农户有收益回报但缺乏购买设备资金,或即使以利用贷款购买的设备进行抵押加长期稳定的收益作为还款保障,银行仍畏于放款融资循环的窘境,进而理顺生产厂家设备销售与农户购买使用及银行贷款融资的链条,成为规模性农业生产面临的重大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H金融租赁公司与B银行联手,为下游农户提供农机供应链融资租赁方案。借助农机租赁服务现代农业,既能丰富农业融资方式,又能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及农业生产效率,还能满足农业生产者对大型农机设备的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还有助于改变农村传统消费方式,带动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提升与观念的更新。
H公司与B银行联手的农机融资租赁业务,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其一,H公司获取包括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