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银行自律机制评估实践

来源:《中国外汇》2018年第15期

2016年6月,全国统一的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正式建立,并陆续在各省建立了相应的银行外汇和跨境人民币业务自律机制(以下简称“自律机制”)。从具体实践看,全国层面和省级层面的各类业务操作规范日趋完善,分支机构所属区域的银行各类自律倡议实现了常态化发布,但对自律机制执行情况的评估则进展缓慢。《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工作指引》提出将成员执行外汇和跨境人民币管理规定情况纳入自律机制评估,但未对评估的内容与形式做出明确的要求,导致对自律执行情况的评估整体仍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应该看到,对银行执行自律公约情况开展评估,是强化自律约束、夯实自律基础、促进自律机制不断完善的现实需要。鉴此,江苏省级自律机制在省内开展了对银行自律机制进行评估的探索。

地区实践情况

常州地区银行自律机制评估情况

常州地区银行自律机制由秘书长单位牵头成立评估专家小组,在江苏省自律评估指标框架下,针对常州地区银行自律中的薄弱环节,设计了定性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三级评估指标。一方面,在评估指标中强调了牵头部门、从业人员素质及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对于“目标设定”等指标的设计,全部使用定量指标,力求体现自律成效。试评估阶段,采用银行自评报告和专家小组评估相结合、业务抽检、人员测试等评估方法。从对2016年10月--2017年9月期间全部23家成员银行的评估结果来看,评估得分基本体现了各银行在评估期内的自律水平。评估结果显示,常州地区银行自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业务均衡性和业务合规性差异明显。按百分制,参评银行“目标设定”平均分仅为73.9分,地区曾被监管部门处罚、约谈的成员银行与其他银行得分拉开了明显差距。

二是部分银行业务人员能力达标率偏低。试评估中,秘书处牵头组织了成员银行从业人员业务能力抽检测试。测试合格率指标评分23家银行中有11家银行为零分,而平均分指标仅有6家银行得分在60分以上。

三是牵头部门的作用未得到充分体现。有1家银行未设立牵头部门,1家银行未配备合规性岗位,5家银行牵头部门对其他部门制约能力不足,在专家小组评分中得分较低。

四是成员银行对自律机制建设的参与度较低。评价期内,仅有1家银行对自律工作提出了工作建议,1家银行提请风险提示。

对于评估结果的运用,常州地区通过以下举措实现了自律评估与银行内部管理的良性互动:

一是评估结果及时反馈。将评估各指标得分以及总得分情况、评估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时向各成员银行反馈,以促进各银行针对自律工作的风险点、薄弱点,及时改进内控内管,完善操作流程。

二是开展自律机制内部奖惩。具体包括:根据评估结果评选“常州地区外汇与跨境人民币自律机制先进单位”,并予以通报表扬;要求自律评估得分较低(总分低于平均分或一级指标单项低于平均分)的银行,进行专项风险提示并限期整改;要求自律评估中人员测试合格率、平均分低于平均水平的银行,上报培训方案,限时开展业务培训。

此外,常州地区还通过外部监管进一步夯实了自律评估的成效:

一是评估结果提交外汇局作为银行执行外汇管理政策考核的重要参考。常州地区自律机制评估周期与外汇局银行考核周期同步,外汇局可直接参考评估结果对考核指标“外汇业务自律情况(6分)”予以打分。

二是以外部监管强化自律评估防控风险的作用。对自律评估中发现有严重违规问题的银行,由自律机制提请所在地外汇局对其开展外汇业务全面检查;自律机制在评估完成后以专项报告等形式将自律评估中发现的外汇业务风险点向外汇局报告。

泰州地区银行自律机制评估情况

泰州地区银行自律机制秘书处在江苏省自律评估指标框架下,重点突出了内部环境和监督两方面的评估,并采取了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推进评估实践。一是成员单位自评估。各成员单位向秘书长单位提交自评估得分表、自评估报告及相关佐证材料。二是组织现场评估。秘书长单位组织工行等8家银行的业务骨干成立评估小组,开展集中评估和交叉评分。

泰州地区银行自律机制按照评估得分情况,分别评定A类银行6家(得分95分以上)、B类银行11家(得分区间80—95分),C类银行3家(得分80分以下)。从评估结果来看,问题主要集中在内部环境、目标设定、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等四个指标大类。

一是内部环境方面。个别成员单位未及时提供本行的业务操作规程、定期业务风险点排查报告等;部分成员单位在内控制度执行和自评估方面有待加强。

二是目标设定方面。部分自律机制成员单位未认真执行外汇管理政策,业务合规性和审慎性尚未达到各项自律规范的要求。

三是控制活动方面。部分自律机制成员单位业务培训、政策培训不及时,如MS银行泰州分行、NF银行泰州分行和JJNSCSY银行。

四是信息沟通方面。部分自律机制成员单位参与政策反馈等支持力度有待提升;部分成员单位未完成自律机制日常工作。

对于评估结果的运用,泰州地区开展了以下尝试:

一是实施自律评估结果通报。自律机制秘书处发布评估结果情况通报,明确指出在评估中各单位所暴露的问题,提出完善要求和整改时限。此外,还对A类成员单位授予“外汇与跨境人民币自律机制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二是组织成员单位交流学习。自律评估促使泰州地区自律机制各成员进一步完善了自律管理制度,加大了政策培训力度,部分B、C类银行组织业务人员到优秀单位学习、取经。

三是实施差异化报告制度。按照泰州地区自律机制成员单位执行情况定期报告制度,A类银行每半年要向自律机制报送自律机制执行情况,B类银行每3个月、C类银行每个月需向自律机制报送自律执行情况。

此外,泰州地区自律机制还根据自律评估的情况,提请所在地外汇局对B、C类银行扣分较多的项目采取强化监管措施。目前外汇局泰州市中心支局已对JYNSH开展了国际收支现场核查、约谈YC银行泰州分行高管,并进行个人分拆购付汇专项检查。

南通地区银行自律机制评估情况

为进一步推动银行强化内控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