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本币优先”原则在跨境资本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中国外汇》2018年第19期

本文中的“本币优先”是指境内主体在跨境交易或跨境资金收付过程中坚持本币利益优先的意愿和行为。“本币优先”不仅应是一种理念、一种制度,更应是一种实践,也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笔者将着重探讨当前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管理中坚持人民币优先存在的难点和制约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落实“本币优先”原则的措施建议。

推动人民币优先的难点

境内主体人民币优先的理念和意识欠缺。一是美元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最重要的锚货币,银行、企业长期以来以美元结算的习惯固化。二是部分政府机构以美元计价的习惯虽已有所改变,但总体仍以美元为主。目前包括海关、商务部等部门的涉外业务,基本还是以美元作为计价货币。

部分政策未能充分体现“本币优先”的原则。一是部分跨境人民币使用政策较为严格。如:跨境人民币政策禁止用外商投资资本金账户、境外借款一般账户等资本项下的收入购买理财产品;而外汇管理政策则允许外汇收入及结汇后的人民币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政策差异明显。二是个别跨境人民币政策要求较为繁琐。如当前企业办理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业务还需提交收付款说明;而在外汇管理政策中,一般企业办理外汇业务则无需提供相关纸质材料,业务流程通过互联网即可完成。

离岸市场发展缓慢等客观条件制约了“本币优先”原则的落实。一是境外人民币流通渠道影响“本币优先”原则的落实。目前中国香港作为相对成熟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尽管近年来推出了人民币期货、期权等产品,但规模和品种仍较小,抑制了境外主体持有人民币的积极性。在进出口贸易中,境外对手方获得人民币资金后使用渠道较窄,往往需要再折算成外币,增加了企业成本的不确定性。二是境内金融市场避险工具匮乏,降低了人民币对境外主体的吸引力。目前我国金融市场还不能完全满足境外主体持有人民币规避风险和获取收益的需求,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加上沪港通和深港通,我国股市海外持股合计占比不超过5%,远低于韩国股市海外持股30%的占比;另外,利率期货这一重要金融工具至今尚未推出。三是金融机构跨境融资服务能力限制了本币的优先使用。我国金融机构海外布局主要集中在发达经济体,对发展中和新兴市场国家布点比较少,对企业跨境融资服务能力相对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本币优先”原则的推进。

全面推动落实“本币优先”原则

牢固树立“本币优先”的理念。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和引导。应加强制度顶层设计,紧紧抓住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强化人民币国际化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更高的政治定位将“本币优先”理念全面贯彻到日常工作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同时要明确,在跨境资金流动监管中,应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因势利导、因时而变,坚持“本币优先”的监管导向。二是提升金融机构的“本币优先”意识。从银行政策执行部门,到营销部门,再到营业前台的一线人员,均应树立起“本币优先”的观念,增强推进“本币优先”原则的主动性,在日常国际业务办理中积极推介和使用人民币,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提高人民币的结算效率。三是积极引导企业树立“本币优先”的观念。要鼓励企业和社会公众在跨境结算、出境旅游、留学时坚持“本币优先”原则,积极使用人民币,为进一步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再上新台阶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快完善跨境人民币的政策法规和相关业务流程。一是有效解决跨境人民币使用及管理法规层级低的问题。应推进出台《跨境人民币业务管理条例》,细化跨境人民币的使用与管理规范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