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另辟蹊径
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已经成为我国大部分银行“公司金融”服务的标准配置,不但是五大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就连具备一定规模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中小银行,也大都设有“国际业务部”,提供与国际业务相关的金融服务。本期圆桌的话题是,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不断变化所带来的挑战,中小银行该如何把握发展机遇,推动国际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就此,《中国外汇》邀请到南京银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孙明哲、齐商银行国际金融部总经理王飞雪、鄞州银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徐琼,共议中小银行国际业务的发展难点、痛点及未来发展的突破点。
中国外汇:现阶段,伴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各家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您所在银行的国际业务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
孙明哲:近期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发展,面临着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美欧发达经济体发展不均衡,以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货币政策收紧、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亟待提升等多方面的挑战,但也遇到了新的业务机遇。
一是人民币国际化,带来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产品的多样化。贸易摩擦升级,导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加大,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意愿增强。特别是出口型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或降低财务核算成本的跨境人民币融资需求不断增长,促使商业银行相应配套的跨境人民币类融资产品得到丰富和完善。
二是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有序扩大,增加了银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业务机会。一方面,随着负面清单管理的落实,放宽了对外商投资限制,贸易投资更趋便利化,带来了为“引进来”外资企业服务的机会;另一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跟随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成套设备进出口企业、产能企业向非洲和东南亚部分国家投资的步伐,商业银行也极大拓展了支持“走出去”企业境外投资设厂、项目建设和兼并收购等资本项下的业务。
三是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稳健的货币政策,带来了外债项下的业务机会。对于资本受限、贷款投放规模紧张的中小商业银行来说,本外币一体化的全口径跨境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为其运用表外规模助力企业举借外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供了机会。
王飞雪:一是总行架构进一步优化。齐商银行将市场营销、产品研发推广、绩效考核等一级市场前台工作移交给总行公司金融部后,对本外币一体化管理、信用风险的防范,以及指导分支行精准营销等方面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是积极寻找自营创收渠道。齐商银行国际金融部是后台管理加自营创收的利润中心模式。自2014年开始着手培养自营交易员、改造现有业务系统以来,在二级市场获得了较高的收益,截至2017年累计收入达4.37亿元。其中即期自营结售汇交易收益已占据汇兑收益的半壁江山,条线中间业务收入也一度占到全行中收的51%。
三是客户服务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齐商银行通过不断拓展,代理行网络已延伸至63个国家和地区;采用外部招聘和内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各层次、各岗位的国际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加强产品创新,丰富结算渠道;重视系统建设,打造集线上线下、本币外币、国内国外一体化的综合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全方位服务。
徐琼:首先,对科技的投入日益增强。在Fintech时代,鄞州银行在科技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以互联网的思维,通过完善系统支撑力度,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水平。近日,鄞州银行上线了SWIFT GPI项目,成为全国上线该系统的16家银行之一。其次,业务的版图不断拓宽。国际业务正在从传统的国际结算及经常项下贸易融资向贸易金融转型。本外币的相互结合,贯穿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通过本外币一体化产品的设计与营销,为客户提供更多的综合性服务方案。最后,对合规的重视与日俱增。面对近年来国际国内在反洗钱、反恐融资以及打击虚假外汇交易等方面日趋严格的金融监管,鄞州银行在发展业务的同时,更强调要守住合规底线不动摇。一年一度的鄞州银行合规文化节将合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中国外汇:在新的战略期,您所在银行发展国际业务遭遇的困难有哪些?最大的难点是什么?有哪些发展策略及实际措施?
孙明哲:相较四大行,中小银行发展国际业务的主要困难包括:信用评级和资本规模受限,缺少海外自己的分支机构,资金成本竞争力不强,风险防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其中最大的难点还是在风险把控方面。
为应对风险把控的难点,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严格控制企业信用风险。落实“展业三原则”,加强对企业经营情况和贷前贷中贷后的监测;细化国际业务产品管理、授信政策和定价管理。二是加强贸易背景真实性、合规性以及交易自偿性的审查,避免出现融资贸易,审慎介入高风险套利交易。三是重视汇率风险防控。面对目前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幅增大和可能破7压力,一方面是加强对外币资产市场的风险管理,另一方面则加强面向客户的市场风险防范培训,通过合理合规的衍生品规避汇率风险,采取套值保值措施对冲市场风险。四是提升国别风险和三反管理水平。五是加强对外汇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进一步提升依法、合规经营的管理水平。
2018年以来,根据“强监管,回归实体”的政策导向,我们的发展策略是:市场行业高峰时稳健发展,低谷时勤于修炼内功。
徐琼:就困难而言,首先,外汇业务资源不足限制了优质产品的提供。如鄞州银行因尚无QDII额度,无法代客购买境外债券,也就无法向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外币理财产品。其次,新兴支付方式的来袭导致传统国际业务受到蚕食。新兴的支付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技术公司如亚马逊、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为中小微客户跨境付款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而中小微客户正是中小银行的目标客户。最后,经济金融形势的复杂导致国际业务合规践行备受挑战。受货币政策的影响将本币贷款挤压至外币贸易融资,导致虚假贸易、构造贸易、转口贸易现象激增。
其中最大的应对难点是新的战略期如何践行外汇业务的合规。这方面,鄞州银行一是加强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从表面审核向实质审核转变,即不仅审核单据表面的真实性,更注重贸易逻辑、企业资质、内外部数据交叉检验、现场确认等实质性审查,并尽可能发现其中的不合理及可疑之处。二是切实履行“展业三原则”,强化国际业务合规操作;同时,从贷前、贷中、贷后环节进行全流程监控与管理。三是加强对各类违规案例的分析研究,杜绝类似事件发生。找准症结、总结规律,增强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
王飞雪: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不良影响主要有美元清算渠道狭窄、合规审查日趋从严从细;国内形势变化带来的不良影响主要有同业授信额度大幅缩减、合作产品逐渐减少、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最大的应对难点,还是监管从严、各大行的同业授信额度逐年下降。
应对措施方面:首先主动输送人才至分行,将总行工作理念、工作作风带到新建行。目前齐商银行8家分行中有6家分行国际部负责人是由总行国际部派出的。其次,加大基础合规和内控建设。一是建岗建制、线上测评。充分利用外汇局要求建设外汇政策合规岗的要求,细化岗位职责,规范汇报路径、操作流程。二是加大数据源治理。将系统设置与数据报送规则相结合,对人工难以排查且容易出错的地方,通过设置系统校验,提高数据报送的规范度和正确率。三是推动反洗钱管理部门加强体系建设。对2015年上线的金融制裁内嵌系统进行符合形势需求的改造,对跨境反洗钱问卷的内部处理流程进行规范,对清算银行提出的单笔业务资料审查处理要求进行明确,对内控制度落地提出操作反馈。此外,总行国际金融部还有针对性地对各分支行开展差异化的帮促活动。
中国外汇:目前,随着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国际业务客户群体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如何根据客户群体的变化发展国际业务?
孙明哲:首先,随着监管环境趋严,新的境外投资核准和备案手续要求有效遏制了非理性投资,境内企业境外投资回归理性。
其次,贸易摩擦升级,将促使更多的中资企业“走出去”和外资企业“引进来”。今年以来,江苏地区境外投资新批项目同比增长39%,协议投资同比增长13%。我们将实时跟踪此类“走出去”企业的投融资一体化服务和“一带一路”项下对“走出去”企业的金融服务和支持。同时,我国于6月29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