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市多变幻 避险各不同
编者按
目前,人民币汇率随着双向波动的不断增强,变得更加难以预测。而中国企业也处于加速与国际市场融合之际,汇率避险需求日趋旺盛。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健全的外汇衍生产品体系,是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企业不同的汇率避险需求,如何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方案,各家银行都进行了有益探索,有些经验值得借鉴。
2015年“8·11”汇改之后,人民币进入了双向波动通道。中资企业在“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的同时,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财务风险。伴随汇率、利率等敞口的扩大,财务损益剧烈波动:风险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这促使银行聚焦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为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衍生交易服务,力求为有利率、汇率等敞口的企业套期保值,努力为不同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服务。
针对大型国企客户的融资需求,银行可利用掉期的价格优势,匹配外债融资,解决客户融资规模及融资价格的问题。目前,一些银行已经推出了包括美元、欧元、港币等多种币种的融资配套掉期锁汇以及资产负债错币种风险管理业务。
针对核心TMT客户(互联网企业),银行可利用期权组合工具,为客户配置结汇策略,优化结汇价格。如有的银行推出了为核心TMT客户优化结汇价格的期汇通、倍享远期、海鸥期权等业务,使客户在汇率市场双边波动的情况下,实现了外汇资金的汇率避险。
针对中小型价值客户,银行则可利用双货币存款等产品,在提升客户美元存款收益率的同时,让客户熟悉银行避险产品,为后续产品的发展做好业务储备。
案例一:外汇敞口的对冲策略
T公司是有色金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进出口贸易总额连续14年保持行业内全国首位。公司生产原材料大量依赖海外进口,跨境进口贸易多以美元结算,从国开行、口行获得大笔美元贷款。T公司的美元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高达66%,中长期负债均为美元。由于资产负债结构中美元负债比例较高,因而存在巨大的外汇风险敞口。
随着市场汇率波动加大,人民币阶段性回调,T公司外币风险敞口加大,仅在美元汇率上的直接损失就超过2.6亿元人民币,财务方面对外汇管理需求迫切。但之前,由于T公司对于衍生交易不了解,认为外汇衍生产品风险高,从未使用衍生交易避险。对此,T公司合作银行多次上门交流,并结合市场教训,让企业及时认识到衍生交易在对冲汇率风险敞口方面的重要作用,帮助企业树立保值避险意识,同时,结合市场行情及其自身实需,帮助企业搭建套保框架。
在合作银行的建议下,T公司开始减持外币负债,并使用期权组合产品锁定更优成本。对于美元负债在减持的同时,运用海鸥期权优化购汇汇率,降低债务成本;运用利率互换锁定利息成本,规避美加息风险。对于欧元负债,通过反复波段操作逐步减少欧债,有效减亏,并在英国脱欧的时点,趁欧元大跌及时抛售残余欧债。对日元负债,则果断抛售,实现了有效止损,显著减亏约人民币1.1亿元。通过上述与银行的合作,企业显著优化了负债结构,一方面,通过减持外债,大幅降低了高比例美元、欧元负债可能带来的巨额亏损;另一方面,通过将外币负债置换为人民币负债,有效消除了汇率变动带来的不确定损益,高效锁定了财务成本,为企业稳定经营提供了有力保障。
另外,T公司还借此机遇成立了汇率风险管理团队,有针对性地运用套期保值工具,通过远期、掉期、衍生品等方式,构建强大有力的外汇管理体系,形成了完善的制度和专业队伍,财务管理效率大幅提升。在风险暴露后,T公司痛定思痛,将市场挑战转化为企业外汇管理改革的源动力,最终取得了不菲的成果。
在上述案例中,T公司为减持美元债务,尽可能优化购汇汇率,使用的是海鸥期权结构性产品。在该产品结构下,如果未来人民币出现大幅贬值,企业可以获得优于远期购汇的价格;如果人民币轻微贬值,企业仍可以获得优于即期汇率的购汇价格;如果人民币大幅升值,企业的购汇汇率将不低于下限价格。
案例二:币种拆分应对交叉汇率风险
M公司为全国知名电商企业,年线上交易量突破30亿元人民币。M公司主营母婴用品,货物多从日本进口,每月进口付汇量较大,需用日元付汇。以往企业以即期购汇为主,未做任何汇率管理。2016年以来日元作为避险货币对美元升值较快,一度升至99,对M公司产生了较大影响,每月都会产生巨额的汇兑损失。企业希望银行能提供产品进行汇率管理,减少汇兑损失。
考虑到直接日元锁汇成本较高,同时美元兑日元处于历史高位,其合作银行建议将日元兑人民币拆分成美元兑人民币及美元兑日元两组货币对。首先通过外汇期权产品先锁定美元兑人民币的远期汇率,后续利用美元加息预期,美元走强的机会,通过期权或远期产品锁定美元兑日元的远期汇率。如果美元如企业预期升值,企业可享受美元升值的好处,即使美元未对日元升值,但由于锁定了美元对人民币的风险,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也相当于锁定了日元对人民币的风险。
方案提出后,恰逢英国脱欧、美国大选等黑天鹅事件发生,汇率波动进一步加大,M公司对汇率管理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因此,尽管公司高层由于是第一次接触复杂的衍生而对于产品方案相对谨慎,但仍接受了银行的建议。
在上述例子中,企业将日元和美元风险分割管理,利用各自产品的优势锁定日元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