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承压下行且波动加大

来源:《中国外汇》2018年第24期

2018年,在全球贸易摩擦加剧、流动性持续收缩、政治风险频发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呈现明显分化态势:美国在减税刺激措施的支撑下,经济稳健扩张;但欧洲经济则表现疲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也整体承压。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避险情绪上升的背景下,需求不足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回落。2018年,反映一揽子全球大宗商品行情的CRB指数呈现先涨后跌走势。截至2018年12月7日,该指数全年下跌5.04%。而从原油、黄金、工业金属、有色金属等具体品种的走势看,不同的品种受不同的基本面因素影响而有所分化,但整体而言,波动性都有所加大。以下笔者将结合不同品种的走势和影响因素,对2018年大宗商品市场进行回顾。

政治主导供给 油价先扬后抑

2018年,国际地缘政治局势多变,风险频发。一方面,特朗普对外不断掀起政治风暴,发动叙利亚战争,对俄罗斯进行军事制裁,单方面退出伊朗核协议等;另一方面,美国又在全球范围内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了地缘政治的紧张程度。在此背景下,大宗商品各品种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原油的供给受到地缘政治风险的冲击最大,导致油价在2018年呈现先扬后抑的态势。

进入2018年后,在产油国减产以及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的影响下,国际油价开始加速上行,欧美原油期货从60多美元/桶分别升至76美元/桶和85美元/桶附近,最高涨幅一度达到40%左右。同时,由于北美页岩油产量持续攀升以及运输瓶颈的限制,美原油相对于布伦特原油价格持续偏弱,Brent-WTI原油价差一度拉宽至11美元,创近4年半来的新高。到了四季度,由于美国制裁伊朗效果不及预期,同时沙特、俄罗斯等主要产油国又在积极增产,全球供给过剩的预期再现,油价因此一泻千里,回吐了年内的所有涨幅。

可以看到,在全年地缘政治风险频发的背景下,全球原油供给格局发生了变化,美国、沙特、俄罗斯成为产油三强,控制了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原油供给。随着美国页岩油产量的爆发式增长以及美国在中东政治影响力的扩大,OPEC在石油市场的影响力被削弱,2018年原油价格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强势美元主导金价走势

2018年,美元整体保持强势,使得大宗商品价格整体承压。特别是对于黄金而言,其超过了地缘政治风险引发的避险情绪影响,成为打压金价的主要原因。

2018年年初,金价一度受到美国与叙利亚、伊朗及俄罗斯等国的紧张关系引发的避险需求支撑。但随着事态缓和,市场恐慌情绪消减,金价回吐涨幅,仅增加了波动性。但此后,随着欧美经济及货币政策明显分化,美元强势反弹,黄金转为下行态势。从欧美两方面的对比情况看:一方面,欧洲经济持续疲软,贸易保护增加经济前景风险,政治不确定性增大,加之意大利民粹主义抬头,英国脱欧谈判反复,导致对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不断降温;另一方面,美国经济稳健强劲,通胀水平趋近美联储中期目标,令美联储得以维持渐进式加息步伐,美债收益率随之走高,美欧利差预期不断扩大。在这种背景下,金价在强势美元回归后走出了一波单边下跌的行情。

进入10月以后,美股多次回调,美债收益率曲线更加平缓,甚至部分债券收益率出现倒挂,加之市场预期美国经济将见顶,美联储释放出2019年或将放缓甚至暂停加息的鸽派信号,遂使黄金收复年内部分跌幅。从2018年全年来看,黄金在强势美元的主导下表现欠佳。

全球经济放缓+贸易摩擦影响有色金属行情

2018年,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分化,主要经济体中除美国经济实现了较好增长外,其他经济体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放缓,叠加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需求下滑。从制造业PMI领先指标来看,中国、欧元区、日本制造业PMI均于2017年四季度见顶,2018年呈回落态势。在此背景下,工业品,尤其是有色金属市场整体承压。但由于供应端的巨大差异以及对宏观反应的敏感度不同,不同有色金属品种的下跌幅度不同。

以铜和镍两大典型品种为例。铜作为全球经济的晴雨表,其价格对宏观因素反应敏感。20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