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国债市场:波动中走势分化
2018年,受世界政治经济局势复杂多变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波动频繁,全球国债市场也并不平静。
2018年前三季度,全球国债市场收益率走势出现分化,但仍表现出一定的波动同步性,总体波动幅度较2017年有所上升。其中: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上涨;以德国国债为基准的欧洲国债收益率整体维持低位震荡并小幅下行,意大利/德国国债收益率利差逐渐拉大;中国国债收益率呈震荡下行走势;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国债收益率普遍有所上升,但幅度有限,部分经济体的波动幅度较大。第四季度起,全球国债收益率呈普遍下行态势。全年看,在美国国债的带领下,2018年全球国债收益率曲线逐渐趋平(见附图)。
那么,促成2018年全球国债市场走势背后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各主要区域的国债收益率走势背后的独特原因又是什么?以下笔者将对2018年全球国债市场进行回顾与分析。
2018年全球国债收益率整体走势及其成因
2018年,全球国债市场主要地区收益率走势出现分化,收益率曲线逐渐趋于平缓,但波动率上升。主导这一走势的主要有以下因素:
一是全球经济虽然维持扩张态势,但经济发展均衡程度下降,经济下行风险上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 2018年第四季度发布的数据,也体现了当前各界对全球经济前景的看法并不乐观。IMF下调了对2018年、2019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预估值由4月的3.9%下调至10月的3.7%。
其中对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IMF预估为2.4%,超过2017年0.2个百分点。IMF认为,美国经济在减税政策的刺激下呈强劲增长,预计其2018年的经济增速为2.9%,超过2017年0.7个百分点;欧洲经济则受外部需求疲软及内部主要国家经济政治局势紧张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速有所回落,预计2018年经济增速为2.2%,低于2017年0.2个百分点。对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速,IMF预计为4.7%,超过2017年0.1个百分点。IMF认为,亚洲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会保持强劲增长,而新兴欧洲及拉丁美洲经济体经济增速则会下降。此外,考虑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影响,IMF还将2018年全球贸易增速预期由7月的4.8%下调至4.2%,低于2017年1个百分点。
二是全球金融环境趋紧,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有所分化。2018年,受能源价格上涨的推动,IMF初级产品价格指数在2018年2月至8月间上涨了3.3%,全球通胀水平上升。与此同时,IMF预计,2018年发达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为2%,较2017年上涨0.3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通货膨胀率为5%,较2017年上涨0.7个百分点。
通胀水平的上行导致2018年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加快,金融环境趋紧。但由于经济复苏不均衡,全球货币政策亦出现分化趋势。截至2018年12月14日,美联储已加息3次,加拿大央行、英国央行、印度央行等也先后加息;欧洲央行虽未跟随加息步伐,但宣布在2018年年底结束量化宽松政策;中国央行、巴西央行则在年内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
三是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受中美贸易摩擦、英国脱欧谈判、意大利预算、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土耳其危机等事件的影响,2018年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上升,资产市场波动加大。
几大主要区域国债收益率走势概况
在上述因素的主导下,2018年全球国债市场波动性加剧,同时,各主要区域国债收益率受自身不同基本面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走势。
美国国债收益率整体大幅攀升
2018年,以美国10年期国债为代表的美债收益率整体大幅攀升,11月8日,一度触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