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市场运行有望延续总体平稳发展趋势
《中国外汇》: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您如何看待2018年我国外汇市场运行状况?如何判断2019年趋势?
王春英:2018年,我国外汇市场在复杂形势下保持基本稳定。从全年情况看,虽然国际环境变化较大、新兴市场动荡增加,但我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一是人民币汇率在新兴市场货币中表现相对稳健。2018年,在美元指数上升4.4%的背景下,绝大部分非美货币对美元汇率呈下跌态势,新兴市场货币指数跌幅超10%,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跌4.8%,对CFETS一篮子货币小幅下跌1.7%。二是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外汇供求基本平衡。2018年,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付款逆差较2017年明显收窄,境内外汇供求总体呈现基本平衡,外汇储备保持总体稳定。三是市场主体预期和交易行为理性有序、市场秩序良好。2018年,企业利用外资、对外投资、跨境融资、内保外贷等保持基本稳定;个人购汇继续呈现稳中有降态势,较2017年下降7%。
2019年,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有望延续总体平稳发展趋势。综合来看,主要是在经济、政策、市场三大方面仍存在稳定的基础。第一,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会变。我国经济依然具有足够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经济增速将在全球范围内保持较高水平,而且是在更大经济总量的基数上实现的。这将为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提供牢固的经济基础。第二,我国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进程不会变。2019年我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在市场准入、保护知识产权、贸易投资便利化、资本市场国际兼容度等方面,提供更大的支持与便利。这将为境外资本投资国内市场提供坚实的政策基础。第三,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机制日臻完善的趋势不会变。当前,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增强,有利于巩固更加多元、理性的市场预期;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和微观监管相结合,有利于维护外汇市场健康秩序,这将为促进国际收支自主平衡提供良好的市场基础。
《中国外汇》:2018年,我国国际收支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经常账户顺差回落、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顺差增加。您如何评价这种变化?如何看待未来趋势?
王春英:2018年,我国国际收支呈现自主平衡格局。据初步统计,2018年我国经常账户总体表现为一定规模的顺差,继续处于合理区间。从季度变化看,虽然一季度出现逆差,但二至四季度持续顺差,并且顺差规模逐季扩大。同时,经常账户与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等自主平衡。在这一国际收支结构下,2018年我国储备资产总体保持了基本稳定,人民币汇率全年的表现,在全球范围内也相对稳健。
未来,我国有望延续经常账户基本平衡、国际收支自主平衡的发展态势。我国经常账户收支仍将处于合理区间。首先,国内制造业具有成熟的基础设施、完备的产业链条、大量的技术工人,再加上持续推动的转型升级,有助于相关产品维持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并在国内外继续拥有较大的市场。其次,随着国内产品质量以及生态环境、教育水平等软实力的提升,国内居民跨境消费将更加理性和平稳,有利于经常账户的平稳运行。
跨境资本流动的总体稳定性仍会较高,资本项下以中长期投资为目的的资本流入具有较大提升空间。从公布的2018年前三季度数据看,在各种类型的境外资本流入中,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占比为36%,同比上升9个百分点。随着我国开放领域的进一步拓宽以及国内市场重要性的不断提升,未来我国在吸引直接投资方面仍有较大潜力。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2017年年末,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与GDP之比为12%,同期全球平均水平为39%,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为33%。此外,2018年前三季度,外国来华证券投资净流入占比为37%,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其中,债务证券投资增长较快,很大比例是境外央行等机构以中长期资产配置为目的的资金流入。目前,国内资本市场中的境外投资者比重偏低,未来在进一步开放和便利化政策下,我国将成为国际资本多元化配置资产的重要目的地。
《中国外汇》:2018年外汇局在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夯实统计监测基础方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王春英:2018年国际收支统计工作主要着力于完善制度体系、狠抓数据质量、研究统计方法以及扩大统计数据影响力等方面。
一是继续完善国际收支统计制度框架,常抓数据质量不松懈。2018年,在《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统领下,修订了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及交易统计制度和贸易信贷统计调查制度,完善了国际收支统计核查制度,发布了贸易信贷调查统计业务指引,同时升级了三个配套系统,做到了制度建设与时俱进、技术手段及时跟进。全年定期不定期开展了各项数据非现场核查,并对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各分局辖内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直接申报情况进行了现场核查,进一步提升了数据质量。国际收支统计制度建设和数据核查既是基础性工作,也是保障涉外收支监测预警分析效果的重要基石,需要总局和分局长期投入、持续跟进。
二是编制和发布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投资头寸表、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等7大类统计数据,并通过答记者问的形式提供解读,持续扩大国际收支统计数据的影响力。对外,积极引导舆论,使社会各界能够正确理解数据内涵,使市场预期保持了稳定;对内,及时上报国际收支状况等材料,为形势分析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此外,也在为下一步实现更高标准的数据缺口弥合目标,逐步过渡到更高的数据透明度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