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区块链发展的新趋势

来源:《中国外汇》2019年第24期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门诞生才十年的新兴技术,被誉为“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变迁的颠覆性技术,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2008年中本聪发表《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以来,区块链的发展以以太坊的出现为界,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称为区块链1.0阶段,后一个阶段称为区块链2.0阶段。2.0阶段的重要标志是智能合约技术与区块链的结合,使得区块链不再只是作为记账工具,更可以创新行业应用。总体而言,这两个阶段各类区块链系统,都是基于公有区块链的架构。近年来,联盟区块链作为新的区块链技术路线,以其更高的处理性能和更灵活的安全策略,逐步在更广泛的领域得以应用。其中金融行业是应用的重点领域,区块链在贸易金融、供应链金融、支付结算等方面均实现了应用落地。有些人甚至据此认为,3.0阶段即将开始。

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趋势

现阶段,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区块链的应用落地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项目建设的成本不低,个人使用的障碍也不少。这些均阻碍了技术在更广泛领域的深入应用和创新尝试。在突破从1到100的创新瓶颈的过程中,区块链行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正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一是开放许可链基础设施的建设。公有区块链因其在性能及隐私等方面的不足,大规模直接应用到商业领域,可能还需要不短的时间;而联盟链等典型的许可区块链的应用,在实践中又容易各自割裂,呈现出碎片化、小体量的特征,难以形成更大范围的跨机构跨行业协同。因此,越来越多的机构意识到,开放许可链,可能是现阶段最有利于区块链行业发展的技术路径:其既能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业务的实际需要,又有助于不同数据与业务之间的互联互通,有效发挥区块链的技术特点。像微众银行提出的公共联盟链,蚂蚁金服提出的开放联盟链,都属于这一类想法。国内主要的区块链技术领先企业,都纷纷开始投入这方面的建设。

二是数字身份体系的建设。区块链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事事皆可追溯,每一段数据上链,每一笔交易发生,都与数据与行为背后的身份直接对应。这既是区块链在应用中的一大价值,又是区块链在实际应用落地中需要突破的一个障碍。缺乏满足当今互联网对于个人隐私保护和个人身份主权控制要求的数字身份公共基础设施,是卡住很多区块链应用向更大范围推广、让更广泛人群使用的关键瓶颈。从国际国内来看,DID(去中心化身份),正在从标准到实践,走向前台,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关注并参与到这个进程中来。

技术领域探索的新趋势

区跨链在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对性能与扩展性、隐私与安全性、跨链与互操作性等几个关键领域的探索。

性能与扩展性。提升性能和扩展性不只是单个具体业务的需求,还有助于让系统形成规模效应,降低区块链综合运营成本,使区块链应用在经济上更具吸引力,推动区块链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影响区块链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网络通信、共识机制、交易验证机制、加解密等几个方面。对此,研究人员尝试从各个层面和维度加以创新改进。一方面,在原有的架构上通过微服务、组件化等技术,对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解耦,以优化工程实践、提升区块链性能需求;另一方面,提出了新的共识机制、侧链、子链、闪电网络、DAG、分片等链上、链下的性能提升和扩容方案。目前看,兼顾安全和去中心化的分片技术是研究的热门方向,但在设计层面和实现层面仍存在较大难度。

隐私与安全性。在利用区块链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特性的同时,如何做好敏感数据的隐私保护,是很多区块链项目落地时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安全的技术思路是创造出一种用户自主可控、不简单依赖安全中心而是依靠加密算法的隐私保护模式。针对身份隐私和交易隐私,目前出现了多种基于密码学的隐私保护方案。例如: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