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财富科技风口已至

来源:《中国外汇》2019年第24期

2019年的财富管理市场,形势更加复杂、竞争愈发激烈。从行业规模看,相较过去十年的快速发展,受政策收紧、金融去杠杆、市场环境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整体增速已逐步放缓;从行业监管看,《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破刚兑、禁嵌套”全面开展,资管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与改造,行业内重点清理P2P平台与现金贷,互联网类资管公司面临整体洗牌;从政策导向看,“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的发布预示着金融业整体扩大开放,外资金融机构与中资银行、保险机构共同设立财富管理公司或成热点,产品结构逐步走向多元化;从投资者结构看,国民财富管理意识的觉醒以及国内高净值人群和年轻客群的不断增长,对产品结构、渠道体系、投顾服务模式均提出了新的要求。

根据笔者的观察,虽然近年来资产管理行业持续、快速扩张,但当前我国资管机构的经营与服务模式,与国民期望获得综合性财富管理解决方案的要求并不匹配。在行业面临变革的关键时期,资管机构亟待寻找新的增长引擎,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财富管理市场要求,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不少机构尝试在科技领域创新突破,借助金融科技推动财富管理业务的转型升级。例如,近年来一些商业银行启动了“大零售+数字化转型”战略,其中重要的目标即通过新兴技术力量驱动以客户为中心的财富管理转型;不少大中型券商加快了零售经纪业务向数字化财富管理的转型步伐,积极探索组织架构、服务保障、技术引领的创新模式;公募基金、信托机构等资管机构,亦凭借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重构渠道系统,并建立了量化投资、智能投顾等创新模式。

金融市场的改革、市场环境的变化、年轻富裕阶层的增加、多元化资产配置的需求……诸多因素成为资管机构期望科技转型的动因。融合了金融科技的财富管理创新模式——财富科技,已成为未来机构成功的关键。

财富科技的历史机遇

庞大的市场空间和需求,为财富科技提供了绝佳的发展环境

当前,国民财富管理意识在增强,加之房地产黄金时代已成过去,人们对于多元化资产配置,提高预期收益的需求,也在逐步提升。近年来,资管机构顺势而为,纷纷加快了财富管理布局,在资产端的产品研发、产品销售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促进了资产管理行业的蓬勃发展:机构数量大大增加,各类产品多样化发展,产品供给提升明显。不过,在监管升级、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行业在逐步走向规范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国民投资者的资产投向仍较为单一,主要以存款、债券、货币等的固定收益类为主,对权益类、商品类等多元化的资产配置理念仍较西方国家欠缺,市场成熟度不高;资管产品化的能力不足,同质化严重;机构过于强调产品销售,而忽视了咨询服务和运营体系的搭建。此外,客户由高净值人群转向长尾群体,巨大的增量市场对定制化、创新性产品和服务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的财富管理行业,迫切需要借助新兴技术手段,探索、改变传统的产品设计、分发、运营与服务模式。因此,运用金融科技力量推动“供给侧改革”,建设数字化财富管理平台,恰逢其时。

利好政策的出台,是我国财富科技发展的外部驱动力

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从顶层设计角度提出了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四梁八柱”,成为科技赋能金融业务的行动纲领。金融科技上升为国家战略,为银行理财、券商、基金、信托公司等机构探索新技术、推动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升级,提供了积极的政策指引。

此外,我国财富管理业务过去是以产品代销、获取销售佣金的卖方投顾模式,机构利益与客户收益不捆绑,一定程度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暴露了不少弊端。2019年10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做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公募基金投顾业务试点正式启动,预示着以产品代销为主的卖方投顾模式,将有机会过渡至以客户为中心的买方投顾模式。盈利模式的转变,要求机构站在买方角度充分洞察客户需求与风险偏好,设计针对性的投资方案并匹配相应的投资工具。因此,运用新技术手段,帮助客户感知收益与风险、提供投资者教育和定制化的投顾服务极为关键。

新兴技术的发展与运用,是财富科技持续增长的引擎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逐步应用于财富管理领域,推动了渠道线上化、投顾智能化、投资程序化、运营自动化和风控数据化。借助金融科技的能力,机构逐步实现了账户管理、产品设计、资产配置、风险管理、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同时,金融科技的应用,在客户深入洞察、线上渠道建设、运营效能提升、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亦带来了新的盈利机会。

财富科技的应用模式

从机构角度看,大中型银行、券商、基金与保险机构凭借大数据、金融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互联网渠道、智能投顾、智能投研、量化投资等财富科技应用方面已有布局。

银行业机构的产品线丰富,业务规模大。凭借强大的资源整合、产品研发、客群优势和科研投入,银行已成为财富科技领域的领跑者。在“大零售”转型战略中,从零售、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切入,多数银行已经建设或规划了大数据平台和人工智能工程平台,通过大量投资者数据进行画像、分析,提供线上化的固定收益、权益类产品定制设计、营销投放、资产配置、差异化客户服务;在中后台,形成以产品中心、渠道营销、投研资讯、数据服务为核心的共享服务模块,提供灵活、敏捷、可配置的财富管理业务单元。

券商与公募基金的优势在于丰富的项目资源与专业的行业研究能力。大中型机构已搭建起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智能投研、智能投顾、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