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志阅读
快速下单入口 快速下单入口

银行单证业务处理技巧

来源:《中国外汇》2020年第6期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银行既要采取措施共抗疫情,又要遵循惯例及时履约。因疫情而产生的春节长假延长、企业复工延迟等情况,对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业务受理、单据投递、承兑与付款以及查询查复等各个环节,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不仅是当前银行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更是银行完善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必修课。本文着重对疫情对外贸单证业务的影响以及银行单证部门的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探讨了在重大突发事件下银行的责任担当、应急措施的完善与金融科技的运用。

疫情对外贸及单证业务影响评估

对外贸的总体影响

受前期物流不畅、开工延迟等影响,短期内疫情将对外贸行业带来较大的挑战。根据商务部2月21日举行的网上政策吹风会上的消息,今年1月至2月的进出口增速预计将大幅回落,但目前所评估的疫情影响将会是阶段性和暂时性的。考虑到各地(除湖北省)已在抓紧复工复产,随着物流运输恢复、外贸企业复产,外贸整体形势将会逐步好转。若疫情能在一季度得到有效控制,则外贸行业将可能迎来恢复性增长,二季度的外贸数据将较为乐观。但同时也应充分看到,疫情正在全球范围,尤其是日本、韩国、欧盟和美国等我国主要贸易对手国家和地区呈进一步扩散趋势。若这些国家无法有效控制疫情,则我国外贸仍将面临较为困难的局面。

对单证业务的影响

此次疫情对银行单证业务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单证业务量明显下降。受疫情影响,外贸行业复工较晚,产能不足,加上此前世卫组织将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定义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导致部分国家对中国部分产品实施进出口管控,对经停中国港口的船只实施靠港限制等措施。银行进出口单证业务量较往年同期有较明显的下降。

二是单证业务争议呈上升态势。单证业务中,单据的签收、处理、承兑、付款等各个环节的时效性极强。在全国春节长假临时延长3天,且多地政府宣布企业复工时间额外再推迟一周以上的特殊情况下,国外银行无法及时了解当前阶段中国银行业的“银行工作日”现状,信息极不对称,结合春节长假因素,国外银行容易对中国的银行长时间不回应、不承付行为产生质疑,进而引起各类业务纠纷。

破解疫情时期银行单证业务难题

银行的困境与立场

一是银行面临时效困境。由于假期临时延长且银企复工进度不统一,导致极易产生单证业务纠纷。银行根据监管要求自2月3日起恢复营业,已处于“银行工作日”,单证业务需正常处理,到期的业务需按时承付;而外贸企业以及相关的快递、物流行业尚未复工或尚未完全复工,银行无法与企业及时、充分沟通业务情况。这导致来单承付、拒付等多个单证业务环节面临时效困境。

二是银行能否延迟处理或承付业务的问题。对于上述存在时效困境的业务,银行是否可以“不可抗力”为由,突破时间限制延迟处理?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在2月5日发出了关于请各金融机构及时处理国际业务的倡议信,要求银行严格遵守国际规则和惯例,及时处理国际业务,并在规定期限内履行承诺的义务。即要求按时处理业务、按时承付。根据国际惯例,银行对信用证下交单享有不超过5个工作日的审单期,且开证行对相符交单的承付义务独立于申请人对开证行的偿付责任。由于在假期结束后等待复工时期和部分复工时期,属于银行的“工作日”,因此开证行不能以“不可抗力”为由拖延至申请人复工再处理各类拒付、承兑和付款业务。

银行单证业务处理技巧

容易引发争议的银行单证业务处理环节主要集中在进口业务。本文列举几种常见情况的处理技巧。

(1)进口开证。进口开证下可能遇到较多的情况是:春节前

阅读全部文章,请登录数字版阅读账户。 没有账户? 立即购买数字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