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抗“疫”之道
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将会冲击全球经济,造成资产价格波动增大,需要投资者有针对性地调整资产配置。长期看,疫情并不会改变经济增长的中长期趋势,对于资产价格的影响也会逐步消弱。
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根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本次疫情作为外生突发事件,短期内会影响我国经济增长路径,但不会改变我国宏观经济的长期趋势。
短期看,疫情会显著冲击社会需求。一是防控疫情,限制人口大规模流动和聚集,会抑制消费,直接冲击消费需求,特别是旅游、住宿、餐饮等消费需求。2020年2月的财新服务业PMI,仅为26.5点,较1月低25.3点,滑坡较大。二是疫情对投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人返岗推迟,企业复工慢,工程建设放缓等方面;同时,企业信心和预期也会受到压制,投资增速会有所放缓。2020年前两月,六大发电集团当月耗煤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2.62%和-19.77%,远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三是近期疫情开始在全球加快扩散,必将会拖累全球经济增长。IMF预期,全球因疫情冲击会增大经济下行压力,将会比2019年的增速低,相较于疫情之前下降了至少0.4个百分点。外部需求的收缩将恶化我国出口增长条件,再叠加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和中美贸易冲突不断,短期我国出口增速可能会有明显放缓。
中长期看,疫情并不会改变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走势,但需要关注经济修复的进度以及可能产生的新变化。从我国经济的修复看,随着疫情防治情况的好转,经济活动会有所恢复,预计下半年将逐步回到正轨。
对疫情影响资产配置的分析
短期内,新冠疫情会推升避险情绪,风险资产会受到冲击,固定收益产品则会受到市场青睐,利空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利好债券市场;但从中长期分析,对资产价格的基本走势影响有限。
对债券市场影响的分析
疫情推升避险情绪,叠加对经济的悲观预期,同时对宽松政策预期一致上升,债市受益;同时,市场预期一致还将推动债市增长或超预期,建议重点关注债市机会。一方面,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扩散与传染,一系列管制措施将对消费、生产与投资带来显著的负向冲击,实体经济短期内将显著走弱,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经济政策等将加大宽松力度,托底经济,利好债市;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恐慌情绪推升变现情绪,带动利率下行,也利好债市。2003年SARS期间,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4月2.9%的水平下降至5月底的2.7%的水平;随后伴随疫情解除、经济回暖,通胀压力加大,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债券市场大幅调整,利率逐步上行。考虑目前经济处于下行周期,需求不足,预计疫情过后,宽松政策退坡甚至收紧的概率较低,大概率会维持宽松,利好债市。
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分析
短期内,疫情恶化经济基本面,企业生产延迟,收入受到显著冲击;而另一方面,刚性成本不变,企业经营绩效显著下降,叠加社会恐慌情绪,风险资产受到冲击,短期内利空股市。考虑到宽松政策的影响,股市更多取决于政策利好的结构性机会,趋势性机会很难出现。春节前A股大幅下跌,及近期港股和中概股大幅下跌,均源于市场对疫情的担忧。在2003年SARS疫情最严重的5月中旬,上证指数相比4月中旬的高点,最大跌幅达9%。其中,交通运输、房地产、有色金属跌幅分别为13%、10.3%和10%;而医药板块跌幅为2.8%,相对受益。反观2020年的股市走势,2月3日股市开市出现断崖式下跌8%,正是市场恐慌情绪的表现。随后股市出现强势反弹,但由于疫情并未消除,企业盈利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因此不足以支撑强势反弹。接下来的大幅回调,也印证了这一点。
当然,在股市大幅波动过程中会形成部分投资机会,可以重点关注周期性较弱的必选消费品、医药、基建等行业股票,以提升投资的防御能力;此外,还可以关注信息科技、软件、5G等与国家经济转型发展、培育新动能密切相关的领域,获取政策红利。再就是疫情期间可能涌现的新投资机遇,也值得关注,如线上办公、线上教育等。
对大宗商品影响的分析
大宗商品价格主要受到实际需求以及投资者风险偏好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疫情短期会放缓经济增速,抑制市场需求,导致大宗商品供给大于需求,库存上升,从而引发价格下降;同时,风险偏好下降会降低投资者对于大宗商品投资配置的需求,引发抛售,进一步施压大宗商品价格。此次疫情发生后,南华工业品指数较年初下降了8.6%,南华金属指数较年初下降了5.3%,南华能化指数较年初下降了11.3%。不过,以黄金为代表的贵金属本身由于具有较好的避险、抗通胀功能,因而在疫情引发的金融市场高涨的避险情绪下,贵金属价格一般会有较好的涨势。南华贵金属增长2.23%,是各大类大宗商品中唯一涨价的产品。
随着我国加强逆周期宏观政策调节的力度,尤其是加大基建投资和促进房地产,将有利于提振市场需求,进而带动大宗商品价格的回暖。不过,随着疫情缓和以及市场避险情绪的下降,贵金属价格也会有一个回调过程,需要及时调整投资头寸,尽早兑现获利。
对房地产影响的分析
一方面,短期内受疫情影响,居民收入下降预期上升,叠加经济下行预期,将减少对房屋的潜在需求;另一方面,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与传染,管制措施将限制人员流动和延迟生产,因而会延长房屋建设、销售周期。而基于房地产企业高杠杆的特点,建设、销售周期的延长将恶化房企的资产负债表,因而在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变的前提下,房企为保证资金流的安全,存在降价促销的动力,即房价存在下行压力。
虽然疫情冲击较为明显,但是房企储备的现金流以及外部融资尚能应对偿债需求。当然,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