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全球央行“降息潮”
2020年,全球央行降息潮再起。据统计,截至3月16日,全球2020年以来共计降息41次,而2019年全年全球共降息132次。除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外,新冠疫情的爆发与蔓延成为近期央行降息的主要动因。
2月,降息的央行主要是东亚价值链上的国家央行。东盟地区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均进行了一次25个基点的降息,旨在对冲疫情经由旅游、价值链及大宗商品对本国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而进入3月,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加速蔓延,美联储在3月3日和3月15日两度意外降息;此外,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马来西亚、阿根廷、沙特阿拉伯、科威特、英国、新西兰等多国央行也都采取了降息措施(见附表),中国香港金管局、中国澳门金管局亦跟随美联储降息。
其中,美联储降息最受市场关注。3月3日和3月15日,美联储两度实施非议息会议期间降息,分别调低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50个基点和100个基点,使得目标利率重回0—0.25%,同时宣布开启7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这表明,美联储已开始部署危机时期货币政策工具。此外,3月12日,欧洲央行公布利率决议,虽然并未降息,但宣布将采取加大量化宽松等一系列措施。
众多央行降息凸显疫情扩散背景下各国对经济放缓的担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是全球疫情蔓延后首个发布全球经济增长预测的国际组织,其将2020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大幅下调0.5个百分点至2.4%,并全面下调了主要经济体的增速(见图1)。预计随着疫情的持续扩散,后期多国的经济增速将会面临进一步下调的压力。
但从近期的市场走势看,众多央行的宽松举措并未能有效缓解金融市场的紧张情绪,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的恐慌,具体体现在三方面:其一,全球风险资产价格普遍下跌,多国股票市场出现多次盘中熔断,进入技术性熊市。以美股为例(见图2、图3),在两次非常规降息之间,美股分别于3月9日和3月12日两次盘中熔断,且波动非常剧烈。3月12日,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较年初分别下跌了26.6%、23.9%和20.8%。此外,3月16日美联储再次宣布降息后,美股开盘即触发又一次熔断。其二,避险资产价格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