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外汇科技应用发展
在外汇管理事业发展的40年里,外汇科技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对外汇管理重点领域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支撑作用。进入新时期,外汇信息化建设由“十二五”和“十三五”初期的对业务支撑电子化、网络化逐渐向全方位智能化、安全化转变。2018年,外汇局提出“构建数字外管”和“筑牢安全外管”的外汇科技发展理念。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推进,目前“数字外管”和“安全外管”围绕“促改革、便利化、防风险”取得了很大进展,为外汇管理重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也为外汇领域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外汇科技应用的进展与成效
建设便利、高效的服务渠道,多方位提升市场主体业务办理效率。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服务的相关要求,优化营商环境,外汇局研发建设了政务服务网上办理系统,并实现了与国家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目前,全部行政许可项目均可网上预审,其中46项可网上办理。企业办理相关事项从“跑多次”变为“跑零次”或“最多跑一次”,大大提升了外汇管理行政许可的办理效率,大幅降低了企业成本。在此基础上,外汇局还进一步拓宽政务服务渠道,借助“国家政务服务”微信小程序,上线了外汇政务服务功能,向市场主体提供了“外汇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进度查询”和“外汇政务服务事项预审进度查询”服务,使外汇政务服务更加贴近市场主体的使用习惯,方便了市场主体随时随地查询事项办理进度。此外,“数字外管”平台企业版、银行版相继上线试运行,与联机接口提供的系统直联服务、微信智能客户端、呼叫中心咨询服务等一并推进,形成了多渠道、立体式的外汇科技服务格局,为银行、企业办理外汇业务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性。
发挥外汇科技支撑力量,全力推进疫情防控各项举措落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利用外汇科技手段,支持全面简化防疫物资进口外汇业务的办理,建立外汇政策绿色通道,包括:支持企业网上办理相关业务,在24小时内紧急实现外债登记网上办理功能上线,配合实施非金融企业一次性外债登记等措施,便利企业开展跨境融资;研发上线企业贸易信贷、贸易融资、转手买卖等网上业务报告渠道,以及银行端非名录企业名单查询等功能,便利金融机构、企业线上办理外汇业务;推出内保外贷和境外放款注销登记下放银行等功能,进一步优化外汇业务的办理流程等。
外汇科技主动发力,支持外汇领域持续深化改革。推进区块链技术与外汇业务的融合,促进外汇管理相关便利化改革的健康发展,同时不断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实现“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真实性审核”应用场景,通过引入可信的税务发票数据,借助电子化手段,快速、高效地建立对业务真实性的交互核验机制,提升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事后审核的效率和效果,有效解决了银行审查企业发票信息、履行真实合规要求的难题,切实便利了企业的资金支付。此外,全国统一的“服务贸易税务备案电子化银行查验”应用场景也正在建设中,旨在实现税务备案表与服务贸易付汇业务的联动,简化银行线下核对的复杂流程,提升线上核验效率;同时,通过建立外汇局和税务部门总对总的数据对接模式,推进税务备案电子信息在全国范围共享,支持市场主体跨地区线上查验税务备案信息。
科技助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市场主体复工复产。积极稳妥地推进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的应用,切实发挥金融稳外贸、保市场主体的重要作用,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融资目标,有效传导到市场主体末端。2020年6月,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已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至全国。截至9月中旬,平台累计完成融资放款金额折合459.94亿美元,服务企业共计4694家,融资放款50451笔。其中,疫情以来的融资放款金额达298.02亿美元,约占试点以来融资金额的65%,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贸易企业复产复工的资金压力。其间,多家银行实现了自身融资业务系统与区块链平台的直联,业务操作更加便利,融资效率明显提升,进一步扩大了企业受众。银行通过平台与自身业务的深度融合,尝试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融资产品,为中小企业输送更多生存发展的“红利”。如宁波银行首创“出口微贷”产品,依托直联接入了跨境区块链平台的名录企业类别、收付汇率、回款值、国内外汇贷款等数据,再利用数据模型自动核算授信额度,最终实现了纯信用贷款、全线上操作、全自动审批,融资款最快10分钟就可到账。
探索监管科技在外汇领域的应用,有效防控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利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软件等新技术、新工具、新方法,支撑形势分析、强化外汇监管,在不干扰外汇市场运行、不增加市场主体负担的前提下,利用科技手段助力构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跨境资金流动监管框架。宏观层面,持续推进银行审慎经营评估、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等多项举措落地;通过丰富数据资源和引入可视化分析方法,支持国际收支统计和重点领域跨境资金流动监测与分析。微观层面,持续优化并丰富外汇非现场监测分析能力,强化微观市场监管,有效防范和打击了市场主体的违规、违法行为。如通过引入特征矩阵、关系图谱和机器学习等智能分析功能,大幅提升了异常线索发现的精准度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