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技术在国际结算领域的运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商务、云计算技术、数据库以及生物识别技术等前沿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单证业务作为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产品链上的传统业务,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以信用证业务为例,分别对传统单证业务处理方式的特点、新型科技手段在单证业务领域的应用,以及单证业务电子化的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传统信用证业务处理的特点
传统信用证业务需要银行业务人员从法律合规、内控制度、国际惯例等各个方面进行把关和操作,手续繁杂、耗时长,影响了客户对银行服务的体验。由于对人工操作的依赖程度仍比较高,操作风险的发生在所难免。
另一方面,传统信用证业务使用的纸质单据在邮寄和流转过程中容易发生错投、丢失、延误等情况,进而引发争议或纠纷。此外,纸质单据,特别是货权单据,还存在真伪问题。尽管根据相关惯例,单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不在银行审查范围,但此类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客户和银行自身的利益。
新兴技术在信用证业务处理中的应用
国内外各大银行基本都成立了单证处理中心,将国际结算单证业务通过前、后台分离、流程整合再造和系统升级优化形成集约化运营模式,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规范操作以及规避风险等方面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单证业务处理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能否在金融科技浪潮的推动下,抓住移动互联等新型技术带来的契机,实现商业银行网上再造,遂成为各银行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实现转型的关键。鉴此,国内银行纷纷开始在电子化、自动化发展的道路上积极探索与实践,将新兴科技手段引入国际结算单证业务领域,实现了部分业务流程的电子化操作。目前,信用证业务在一些银行已实现了网银开证和电子交单,审单自动化的应用也在探索之中。
网银开证
网银开证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免去线下繁琐的操作过程,打通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数据壁垒,具有无纸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特点。
企业网银客户在客户端直接发起业务,实现了申请书、格式内容、风险确认函等业务文件的电子化,材料信息秒送银行,进度实时查询反馈,缩短了业务等待时间;银行内部多机构并行处理,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提升了客户体验。
电子交单
信用证业务电子化最大的难点在于交单的电子化。纸质单据本身具有不易保存、不易传递、信息不易识别的特征。电子单据代替纸质单据通过网络平台在业务各参与方之间流转,是对传统国际结算业务的重大变革。相比传统纸质交单,电子交单推进了单据的标准化,提高了安全性。
单据的流转通过电子系统完成,缩短了贸易进程,加速了企业资金周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对改善财务状况具有积极作用。在当今国际贸易中,国际大型跨国公司往往凭借其良好的资信状况、庞大的业务网络,并借助联合运输行、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对业务的推动,已成为电子交单业务的先行者与推动者,也成为各大银行首选的优质合作伙伴。
当前国际贸易领域已出现一些较为成熟的电子单据平台,如BOLERO、ESSDOCS、科大讯飞等。这些平台以互联网为媒介,为贸易链条中的进出口商、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承运人、海关和检验机构等参与方提供传输、交换、核查电子单据与数据的服务,并可记录所有电子单据递交审核的操作。电子交单除了可以避免传统信用证操作中单据在邮递过程中丢失或延误的问题,其最大的优势在于通过身份认证和加密技术,保证单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第三方知晓并且无法对单据做任何修改,单据的真实性能够得到保证,因提单产生的欺诈行为也可得到有效控制。
审单自动化
在科技发展和全球疫情的影响下,国内一些银行已在建立智能审单系统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自动审单系统依托单证处理中心集中化平台优势,利用大数据设置审单规则和专家经验模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单据处理过程智能化、标准化、统一化,深化了人工智能与金融业务的融合。
人工智能审单系统的核心为OCR图像及文字识别技术,包括单据扫描、信息抓取、文字识别、内容比对、录入归档等一系列程序,可对主体信息进行抓取、归档、分析,实时完成涉敏信息筛查。此外,还能够对影像进行大批量分析、比对和处理,不仅能使业务处理更加高效,还能有效避免人工操作带来的失误。